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挑选李子
盛夏时节,安州区塔水镇的山野间,一边是漫山遍野的青花椒香气四溢,远销四方;另一边是压弯枝头的紫红李子清甜可口,订单爆满,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杨宸羽 记者 安峥 文/图
椒香四溢 冻库法宝解“椒”虑
走进塔水镇双石村,170余亩山坡上,青翠的花椒树上缀满了颗粒饱满的“绿珍珠”。微风过处,椒香醉人。20多名工人正穿梭林间,趁着晴好天气加紧采摘。
村民马顺彪是这里的“老熟人”,帮工好几年了。“每年干个40多天,能挣4000多元,挺好的。”马顺彪说。
新鲜花椒,贵在锁“鲜”。山脚下的烘干房马力全开,日均处理两大灶鲜花椒。48小时标准化烘干后,每灶产出约350公斤色泽上乘的干花椒,随即发往山东、贵州、重庆、成都等地。
以往,花椒储存是个大难题。记者了解到,以前农户用土办法存放,放家里开空调存,干花椒顶多撑两、三个月,还容易出油、变色、变质,品质和价格都大打折扣。今年,农场投入4万元建成专用冻库,储存能力高达2万公斤,冻库内恒温零下5℃,一举将花椒的“黄金赏味期”延长至两年。
种植户倪天蓉喜笑颜开:“有了专用冻库,我们可以‘看价行事’,等花椒行情好了再卖,心里踏实多了!”
青花椒
甜透心间 订单爆满品质高
目光转向塔水镇的李子园,又是另一番甜蜜景象。
郁郁葱葱的李子树上,紫红透亮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煞是喜人。工人们熟练地挑选、采摘,新鲜的李子被迅速送往分拣中心,经过精心分拣、装箱,整装待发。
“在这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干得好能拿一、两万元。”工人胡竹英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很满意。这份“甜蜜事业”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实实在在地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在于它用硬实力征服了全国市场。
来自南充的收购商杨辉已是第6年来此收购,他告诉记者:“这里的李子口感糖度普遍在18度左右,比别处高不少,品质没得挑!今年我定了9万公斤,发往长沙、上海的商超和市场。”种植大户曾庆看着自家390多亩丰收的李子林,脸上洋溢着喜悦:“目前订单已经超过15万公斤,通过冷链发往浙江、上海、广东等城市。”
从青花椒依靠冻库突破储存瓶颈,锁住“鲜”与“香”,实现保质延销、待价而沽;到紫红李子凭借18度的高甜度和稳定品质,赢得天南海北的爆满订单。这一“椒”一“李”,相辅相成,共同绘制出安州塔水镇产业兴、农民富的斑斓画卷。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