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安州 幸福安州 杜康 摄 老人们安度晚年-->-->-->
“在这里我们吃得好、住得好,有任何不舒服医生护士很快就来了,护理人员照顾得很周到……”7月3日,在安州区雎水镇卫生院金色年华养老区,90岁的彭玉珍笑容满面地说道。
“银发浪潮”之下,养老已成为群众最为关心、数以万计家庭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不同年龄段和生活方式各异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需求,对医疗和服务的便利性也提出更高要求。近日,记者走访安州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发现当下养老需求更多元化,安州区针对性开展多项工作,构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开展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模式,走出一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 安峥 文/图
●“1+N”联合体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盛夏时节,走进秀水镇南苑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感受到丝丝清凉:老人们在这里怡然自得,或在书画室练习书画,或围坐一起摆龙门阵……如今,日间照料中心已成为社区老年人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的温馨港湾。
据安州区敬老院和福利院服务中心主任赵顺强介绍,目前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较多,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农村人口,“农村养老服务需求非常迫切。”
为此,安州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起“1+N”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原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民政服务设施和村级活动阵地、农村副食店、农家院落等,打造“中心—站—点”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村级层面,该区重点支持乡镇区划调整后闲置政府办公用房用于养老服务,以及村建制调整后仍没有日间照料中心的村,利用闲置村委会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站点,为周边老人开展多样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利用闲置村委会、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副食店、农家院落等共建设养老服务站点32个。
据了解,目前安州共有养老机构16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所、医养结合中心3所、公建民营养老机构3所,民办养老机构2所);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8个;按照安州区县域内片区划分共成立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个。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推动了服务体系的完善。安州坚持“政府引导、社会运营、公益属性、多方参与、综合监管”原则,重点满足失能、失智、高龄等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兼顾满足其他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此外扎实推进居家上门服务和家庭床位适老化改造项目,不断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赵顺强介绍,目前安州已基本形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农村养老体系的服务能力。
●探索“医养结合” 蹚出服务新路径
87岁的曾婆婆因双膝关节疼痛不能长时间站立,家中无人照料。随着家门口建起医养中心,曾婆婆入住后,在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管护下,病情得到很大缓解。她说:“我们老年人,身体多少都有一些毛病,在这里能同时享受养老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政策真的是太好了。”
位于雎水镇的金色年华养老服务中心是全市首家乡镇卫生院医养中心,可开展社区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社区食堂和残疾人托养等服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医疗养老服务。
据雎水镇卫生院院长、医养中心负责人肖勇介绍,“现在的金色年华养老服务中心,整合了原来沸水小学的校舍,大概有1500平方米。整个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了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养护服务等功能区,随着规模的壮大,护工、医护专职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团队也日益增加,充实了中心的软硬件力量。”
雎水镇卫生院的模式是近年来安州区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面对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显著趋势,安州区以乡镇卫生院为“桥头堡”,在塔水、雎水、黄土等乡镇开展试点,探索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全面布局、试点引领、规范建设,全区建成医养结合中心3个,共有护理型床位296张,累计入住老年人1100余人,蹚出一条有“医”有“养”服务新路径,获评国家医养结合远程协作试点单位1家,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个。
“医养结合”模式不仅解决老年人“看病难、康复慢”的痛点,更让家属免除后顾之忧。这种既能享受专业养老服务、又能随时获得专业诊疗、遇突发情况可第一时间获得救治的方式,不仅缓解了大医院的床位压力,也减轻老年人辗转就医的负担。“养老+医疗”一站式服务,正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坚实保障。
●创新服务方式 构建“幸福养老圈”
肉沫豇豆、辣椒炒肉、白油冬瓜、外加一碗紫菜汤,7月3日中午12时许,78岁的杨顺昌像往常一样,走进位于花荄镇罗林社区的“幸福餐厅”,享受午餐美好“食”光。“在家做饭花一上午时间,一顿吃不完下顿吃剩菜,现在楼下开了这个餐厅,每天准点过来吃饭,一顿才花10元钱,和邻里边吃边聊,省心又温馨。”杨顺昌说。
记者走进餐厅看到,桌椅摆放整齐、环境干净整洁,不少老人聚集到这里拉家常,助餐点的工作人员则在厨房里忙碌着,蒸菜、炒菜、炖菜、拌菜应有尽有,就餐区菜品摆放整齐,有荤有素。“为了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吃上可口美味的饭菜,安州区精心推进打造老年助餐点这一民生实事,根据全区老年人分布情况,2023年将花荄镇罗林社区和河清镇永河社区作为老年助餐点建设项目试点。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10个老年助餐点。”安州区民政局养老和老龄工作负责人苏小艳介绍。
近年来,安州区积极探索老年助餐点建设和运营模式,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定位要求,通过“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多元参与方式,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不同程度的补助。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安州区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也将于今年“开门迎客”。该项目位于安州区花荄镇金石路东侧,总投资1.3亿元,自2022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项目加紧施工,预计今年投用。建成后将进驻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用品展示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养老是民生之基,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安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安州区将继续打造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多元养老新途径,提供更加智能、精准、高效的优质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可持续。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