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三台
【三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交出“优质答卷”
发稿时间:2025-07-08 09:0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盛夏时节,捷报如风,拂过城乡的每一条街巷。中考高考的喜讯固然令人振奋,但真正让三台教育这张名片闪耀的,是它悄然书写的一场深刻变革——一场关乎教育均衡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芦溪幼儿园“青溪园” 

  盛夏时节,捷报如风,拂过城乡的每一条街巷。中考高考的喜讯固然令人振奋,但真正让三台教育这张名片闪耀的,是它悄然书写的一场深刻变革——一场关乎教育均衡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走进陶苑小学,崭新的塑胶运动场与55张跃动的乒乓球桌构成鲜活的风景;三台一中科创楼工地的轰鸣,则奏响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曲……这些跃动的场景,正是三台教育均衡发展答卷上亮丽的章节……

  □杨芳 刘玉明 文/图

  资源重塑  优化布局破解“城挤乡空”

  作为农业与教育大县,“人向城走”的浪潮曾让三台教育深陷“城挤乡空”的困局:城区学位告急,农村校舍闲置,破局,始于一场刀刃向内的资源大调整。

  三台以宏阔视野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创新打造五个“城乡教育联盟体”:果断撤销原15个督学责任区,96名教育管理精英重返校园一线,将智慧与经验直接注入教学前沿;每个联盟体内,1个初中联盟、2个小学联盟、1个学前教育联盟紧密协同,实行“捆绑式”评价考核,命运共担,荣辱与共;每个联盟由一所优质学校领办,强力推动课程资源、教学教研、业务管理深度共享、共研、共管,真正实现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融合发展。

  变革的力量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中澎湃。《三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县累计撤并中小学8所,科学新增中小学2所,平稳分流学生1585名、教师101名;1.6亿元重金投入,让80所中小学焕然一新,三台一中教学科创楼、绵阳市第二十中学拔地而起,特殊教育学校扩容升级。当5000余个新增优质公办学位如春风般次第“解锁”,曾经“一位难求”的焦虑,已被“家门口上好学”的踏实暖意悄然取代。

 

   “校园开放日”活动

  师资培育 课堂改革注入源头活水

  教育均衡的深层密码,蕴藏于教师队伍的活力之中。2024年,一组数据悄然改写着三台的教育基因:188名校长教师主动参与交流轮岗,占比达18.5%。从城区到乡村,从强校到弱校,优秀师资的“活水”终于冲破壁垒,滋养着每一寸教育土壤。

  去年,“学在当‘夏’”的培训热潮席卷三台大地。7000余名教职工集体充电蓄能,48位成渝陕绵教育专家倾囊相授,20名骨干教师远赴北京研修取经。“走出去+请进来”的组合拳,为教师成长打开广阔天空。在“梓州教育科研领航团”的引领下,153名书记(校长)、业务精英和科研骨干扬帆起航,为三台课堂改革注入澎湃的源头活水。

  而“校园开放日”方案的落地,则更好地凝聚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合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每月一次“校园开放日”,全县110所义务阶段学校和8所建制幼儿园敞开大门,迄今累计开展968场。家长、社区代表、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深入校园,沉浸式观摩教学现场、感受文化氛围、体验课后服务成果。这不仅增进了理解与互信,更成为推动兄弟学校间资源共享、深度教研、深化交流的强力引擎,凝聚起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大社会合力。

 

变身小小科学家

  技术跃升  “智慧云校”弥合城乡鸿沟

  今年,三台教育装备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逆袭”:全市首个县域教育大模型“DeepSeek-R1”成功部署,覆盖全县236所学校,惠及近12万学子。作为全市唯一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三台多个案例荣膺全国典型,经验登上国家级研讨殿堂。

  如今,光纤网络100%贯通校园,95%以上学校装备多媒体教室,90%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当城乡学子同屏共享云端名师智慧,当农村实验课堂因数字化仿真系统而精彩纷呈,技术的力量正将教育公平的理想加速照进现实。

  芦溪中学的科技创新项目点燃少年探索星空的热情;乡村学校改造的创客空间里,学生的奇思妙想闪耀于市级展评舞台;而众多学子圆梦清华北大的佳绩,是三台教育“既育分更育人”理念最有力的注脚。

  随着《三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持续深耕,更多三台学子在“家门口”遇见引路的好老师,步入成长的好学校。这张写满希望、浸润汗水的教育答卷,终将化为最动人、最恒久的美好风景——真正的教育之光,定能平等地照亮每一道渴望成长的目光。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