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从田间到餐桌,探秘绵阳农产品要经历哪些“安全关”→
发稿时间:2025-05-17 09:22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民以食为天,农产品是老百姓餐桌上最主要的食材,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以最常见的蔬菜为例,在进入老百姓的餐桌之前,它们会经过哪些“考核”来度过安全关呢?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是老百姓餐桌上最主要的食材,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以最常见的蔬菜为例,在进入老百姓的餐桌之前,它们会经过哪些“考核”来度过安全关呢?

  5月14日,记者跟随绵阳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一行来到三台县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的勇皓家庭农场,对这里即将上市的小番茄、丝瓜等农产品进行了抽样,并登记好基础信息,计划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这是一次针对产业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项抽检。”市检测中心主任唐刃告诉记者,重点是掌握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情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农产品安全是农业生产的底线。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科科长胥力月介绍,就农业农村系统而言,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方面,全市坚持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相结合,依托以市级检测机构为龙头、县级检测机构为基础、乡镇(基地)快速检测点为辅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

  

 

  不只是临近成熟期的抽检,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我市农技专家还会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宣传指导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据介绍,全市农产品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绵阳还曾获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9个县(市、区)均成功创建省级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安州区、盐亭县还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瓜果蔬菜,长在田间地头的,有农业农村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来把控,其他还有什么检查环节吗?”记者问道。勇皓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回忆了过往的经历,告诉记者,这些产品送到市场上后,一定规模的市场和商超都会进行“把关”。

  为此,记者联系到绵阳市高水农副产品批发有限公司市场管理中心主任李强,他告诉记者,高水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了严密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严格落实入场查验制度,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必须提供承诺达标合格证或产品质量合格凭证,同时详细记录农产品的来源、流向、检测等全链条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闭环管理。

  “同时,我们也配备了专业的检测中心,每日对市场内二十余种农产品进行随机抽检。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将第一时间责令商户停止经营,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切实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李强说。

  

 

  绵阳老乡好超市连锁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志也同样表示了他们对于产品安全的重视——对于来自大型供应商的农产品,他们会要求对方提供产品的检测合格报告,而对于无法提供报告的小型农户的产品,则会利用公司内部的检测中心进行抽检,以确保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经营主体自身把关是一方面,市场监管仍必不可少。“我们会不定期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学校及周边等重点场所去抽检食用农产品,重点检测农药、兽药残留等项目,检测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市市场监管局抽检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作为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90后,看着一篇篇食品安全新闻,记者也曾隐隐担心我们最经常吃的蔬菜水果是否会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谁又能替我们来把关呢?

  一番采访下来,才发现,这份担心并不仅仅只是我们老百姓心里的一根弦,它同样也敦促着农户、经销商、相关监管部门等多方,成为他们守好安全底线的动力。从田间到市场,再到餐桌,绵阳农产品要经历的“安全关”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这份悬着的心也伴随采访的进程逐渐放下。未来,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仍需各方协同发力,保证市民能够一直吃上放心餐。

  (涪江观察记者 唐显枚 王何力/文 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