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声
这两天,一件在绵阳发生的“小事”火了。
一位卖水果的老人过马路时,手拉车突然颠簸,导致塑料桶倾翻,大枣滚落一地。多名热心市民陆续上前,帮忙拾秤、扶车、捡枣,后方车辆见状也默契静候。很快,所有物品被收拾好。最后,一位热心市民骑着电动车赶来,将装满枣的桶放上车,稳稳送到马路对面。这一幕,在多个媒体平台发布,受到网友的广泛好评点赞。
同样是意外车翻,很容易联想到,不久前平武县响岩镇三桥村的一幕。一辆菜籽油油罐车侧翻后,网上一段视频引发波澜:画面里村民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桶,陆续从油罐车内接油,还配上带有“菜籽油油罐车侧翻,村民用桶捞油”这一误导性的图文标题,致使不明就里的网民纷纷以为是众人在哄抢菜籽油。可真实情况却与之截然不同。实际上,附近村民是经过司机同意才行动的,他们当时担忧的是油浸透土地、流进河里造成污染。看到油罐车驾驶员损失惨重,车坏了,油也漏了,村民们还想凑些钱来弥补,只是驾驶员婉言谢绝了。
两幕场景都是小事,一者被即时赞颂,一者曾遭曲解,尽管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走向”,但后来事实已经分明,都展现出一座城市的善良与温暖,让人想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面临搀扶老人过马路、为匆忙的行人指路等这样的“小事”,是不假思索地伸手相助,还是转身离去的漠然旁观?如何选择,实则映射了人心的温度,更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卖枣老人街头的慌张、油罐车司机眼前的困局,恰如一块块检验人性的“试金石”,不论是行人、还是村民,都用行动给出了令人温暖的答案。这些看似顺手为之的善举,实则是涓滴汇聚的力量,为绵阳城市文明的大厦添砖加瓦。
“莫以善小而不为”,下句紧接着就是“莫以恶小而为之”。网络时代的传播场域,负面信息可能更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因为它们往往与悬疑、戏剧性的情节有关。油罐车事件初期的误读便警示我们:当镜头只截取局部,当标题刻意制造冲突,那些村民帮助司机、守护环境的善意举动,险些就被曲解。所以,面对热点事件时,不能仅凭碎片信息就妄下判断,让子弹飞一会儿,不仅是等待真相的耐心,更是对他人的基本尊重。唯有深入了解全貌,多一些规则意识和换位思考,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毕竟,比猎奇更重要的是,我们更加渴望看到那些真实感人的正面内容。
总之,无论是“不以善小而不为”,还是“莫以恶小而为之”,都应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绵阳街头的拾枣善举、山间的接力传油,既“捡起”了城市的善良与温暖,也传递着守望相助的力量,让人际关系远离冰冷,为人们增添安全感与获得感。这些朴素善意,是对行善者的肯定,更召唤着更多人加入善行之列。
期待这一向上向善的爱与暖意在绵阳持续升温,让文明的光芒汇聚成璀璨星河!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