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8日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绵阳全市围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广泛开展助残行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普法助残筑防线
5月16日上午,绵阳第35次全国助残日法治宣传活动在城区铁牛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市残联、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联合发布了6起绵阳2023至2024年度残疾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还组建了一支24人的“绵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督导员代表鲜娇娇在发言中承诺,“我将驾驶轮椅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心去丈量每一处公共空间,仔细观察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科技赋能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活动中,“科技助残无障碍出行”公益项目现场为困难重度肢体残疾人捐赠了86台智能电动轮椅;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会同市残联同步发布残疾人广电视听公共服务清单,为残疾人朋友送上文化“大礼包”。
有爱“无碍”便出行
涪城区残联组织残疾人代表、志愿者及残疾人工作者走进涪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绵阳市人民医院,实地检验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为进一步优化助残服务建言献策。
在涪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无障碍停车位、低位服务台等,为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便利。轮椅使用者李东阳通过无障碍通道,独立完成了咨询和材料提交。
“以前来政务中心总要麻烦别人帮忙,现在靠自己就可以很顺畅地办事,感觉太方便了。工作人员还给我讲解了怎么网上办证,真的很贴心。”李东阳说。
来到绵阳市人民医院,残疾人工作者、监督员们第一眼便注意到换了位置的公交站牌。
“以前这个位置靠近盲道,我们担心会对视障人士造成不便,就联系了公交车公司,将其进行了后移。”绵阳市人民医院门诊医疗服务中心主任王萍说,在医院的无障碍通道护栏上,他们还挂上了门诊咨询处的电话,方便肢体残疾人求助。
爱心助残暖人心
江油市在含增镇盘江社区文化广场举行助残日宣传活动,包括义诊、法律咨询、社会心理服务等志愿服务。
助残志愿者还走进江油市残疾人托养医院(即江油市老年病医院),分头为残疾人理发、打扫卫生、洗衣服,陪他们拉家常,给他们赠图书,让他们感受来自全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刘大爷是一位脑中风康复病人,他说:“这里的饮食起居很舒心,康复理疗特别方便。”
安州区在绵阳城市学院(安州校区)举行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暨助残公益联盟倡议发布仪式。
活动中,安州区残疾人蒋金瀚以《向阳而生 自立自强》为题,讲述自己逐步实现自立自强的经历;四川省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成员肖威搏,用自己的亲身故事诠释了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勇敢追梦的精神风貌,赢得了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今天看了残疾人朋友的表演,听了他们的励志演讲后,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需要帮助的朋友,要勇于伸出援手。”观众张志琴说。
义诊筛查护健康
在梓潼举行的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启动仪式现场,工作人员向残疾儿童及听力残疾人捐赠轮椅、助听器等辅具,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法律法规宣传及咨询服务,医护人员开展了义诊义检活动。
现场还设置了宣传展板,并组织开展了残疾青少年乒乓球表演赛等活动。
盐亭县残联积极协调盐亭县人民医院、盐亭县精神病医院等部门,在盐亭县九龙镇开展集中办证和现场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生们认真细致地为每一位前来办证的残疾人进行检查和评估,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并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志愿者还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讲解了国家各项惠残助残政策,普及其法定权利和义务。
文体赋能享生活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尔玛社区广场,当地举行了2025年全国助残日暨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残疾人群体与社会公益组织同台献艺,通过歌舞、诗朗诵、故事分享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只要我们勇敢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帮助。”视力障碍者郭梦漪的话语,道出了残疾人拥抱生活的勇气。
活动现场设立了政策法规宣讲区、辅助器具展示区、非遗传承展示区和健康义诊区。
三台县组织开展了全国助残日慈善趣味运动会。
趣味保龄球、精彩捶丸、快乐飞盘、障碍运球……趣味运动会的项目不仅充满趣味性,还充分考虑到不同残疾人的参与能力,确保每位参赛者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乐趣。
“中了!”参赛者勾清艳一击打翻所有保龄球瓶,现场爆发出欢呼。“香蕉、土豆、番茄、豆瓣酱、牙膏、纸巾……这些奖品非常好。”勾清艳抱着刚赢的大白菜和玉米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总觉得运动会和我们无关,今天才发现,原来我们也能当‘冠军’!”三台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魏鹏说。
(涪城融媒 北川融媒 盐亭融媒 张珊 杨宸羽 胡正贵 周永珩 卢小妹 涪江观察记者 彭紫薇 杨沐琪 尹秦 王泽宇 陈元松 安峥 刘晓东 唐云峰 唐舒琪 李春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