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洞子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巡河员每日例行巡查
桑枣镇智慧管理平台
检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
地处龙门山脉中段南麓的安州,区内山、丘、坝地形地貌复杂,同时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是全市山洪、地灾重点防御区。
进入主汛期以来,防汛减灾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州全区上下绷紧“防汛弦”,织密“安全网”,提前谋划,提早准备,抓实抓细各项防汛工作,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坚决打赢防汛减灾这场硬仗,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记者 安峥 安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防
应急广播传播防汛“最强音”
“各位乡亲,进入汛期,请注意观察房前屋后有没有滑坡塌陷现象,如有危险,要及时跟村上报告,撤离到安全地带……”5月8日一大早,安州区高川乡泉水村的“村村响”应急广播准时响起,提醒村民认识夏季防汛度汛的重要性,及时传递防汛应急信息。“最近天天都在广播宣传防汛知识,这种形式很好,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意识。”村民杨建明说道。
泉水村地处山区,山高林密,汛期受强降雨影响,极易引发山洪、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防汛形势严峻。“自‘村村响’广播开通以来,该村确定村级广播室管理员,明确相关管理制度,并反复播放村里的塘、库、堰、低洼点等地质灾害易发点,讲解防汛知识,遇大风、大雨等特殊天气还进行应急广播,提升村民应急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高川乡泉水村党总支书记马从余告诉记者,村里有7个风险点,各配备一名工作人员进行监测。汛期来临,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保持与风险点附近居民的联络。
入汛以来,安州区充分发挥“村村响”应急广播优势,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天气预报、避险知识,提升抢险效率,做到早知晓、早预防。同时,该区还建立区、镇、村三级平台联动的应急广播“村村响”体系,让覆盖全区10个乡镇的586个应急广播“大喇叭”响起来,发出防汛“最强音”,不仅让基层群众“听得到”,更让群众“听得懂”“喜欢听”,注重宣传针对性、实效性,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技防
智能系统全链路“一屏调度”
眼下已进入主汛期,水旱灾害风险明显升高。近年来,安州利用先进的自动检测技术、无人机巡查和智慧大脑分析系统,构建起一套高效、智能的防汛体系,显著提升了灾害预警准确性以及预警信息传达和灾害响应的及时性。
在安州区桑枣镇,安州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一架无人机缓慢升空,该架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帮助地面工作人员全面查看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敬维表示,“自汛期以来,我们使用无人机巡查地质灾害隐患有400余架次。我现在利用无人机,10分钟之内能够完成以前2个小时需要去查看的地质灾害点。”
安州区境内水系较多,如今,智慧水务建设让防汛有了“智慧大脑”,实现了水文信息24小时“云监控”和水利设备远程“云控制”,全链路“一图查看、一屏调度”。
“这个系统很智能,监测到降雨情况达到阈值后,它会自动发送短信给暴雨区域内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系统后台可以查看短信是否发送成功,当出现发送失败的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拨打责任人电话进行通知预警,这样就提高了预警效率。”安州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刘军打开系统,点开近期区内监测数据。他表示,一旦降雨量突破预警阈值,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信息系统会立即向降雨区所在危险区责任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行政区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以便危险区内人员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经成功接入安州区19个自动水位站、22个自动雨量站、41个自动水位雨量站,覆盖包括高川乡泉水村、千佛镇千佛村等山洪灾害中风险区,时刻监测安州区境内的实时降雨量和河道水位变化。据了解,自2022年底该系统启用以来,安州区有效预警161次,安全撤离群众73次,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
物防
山洪沟治理筑牢防灾“平安堤”
5月8日,记者走进安州区高川乡泉水村,看见黄洞子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的壮阔景象。综合治理河道总长4458米,蜿蜒在群山环抱之中,河道两边新建起5段总长1053.71米的堤防,并新建5座穿堤涵管,4处新建下河梯步,为当地群众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安州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股副股长胡小军表示,去年开工的安州区5条山洪沟治理工程在今年汛期之前已全部投用,项目涵盖枫香沟、齐黄沟、黄洞子沟、干沟、东益沟5条山洪沟,项目总投资6000余万元,综合治理河长10公里左右,全方位加固了河道防洪能力,为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的防洪屏障。
截至目前,5条山洪沟共计新建及加固堤防总长7923.01米,新建及加固挡墙2739.78米,新建穿堤涵管20座,新建下河梯步20处。胡小军告诉记者,这批山洪沟治理工程建成投用将有力提升高川乡泉水村、千佛镇东益村、桑枣镇齐心村、柳坝村及雎水镇枫香村区域的排洪能力,保护治理耕地2000余亩,惠及项目区群众15000余人。
2024年以来,安州区水利局聚焦水旱灾害防御,完善运行体系,完成19处安置过渡安全屋山洪地灾危险性评估,汛期累计转移人员15907人次。胡小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发挥防洪效益。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山洪沟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全区防洪减灾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据了解,安州区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切实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防洪治理、水毁修复等工程项目进度,督促平台公司、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加强施工组织,务必确保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从3月初开始对全区自动监测站86个(自动雨量站22个,自动水位雨量站41个,自动水位站19个,河道图像站3个,河道雨量图像站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170个、无线预警广播107个开展维护保养和简易设备使用培训,目前已全面完成维护和培训。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