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安县
【安州区】海绵城市建设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发稿时间:2025-05-14 08:5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5月6日,迎着夏日朝阳,居民们已在刚开放的安州河东安昌河湿地公园内休闲晨练,这条宽80米,长3.36千米的生态长廊,承载着绵阳这座“海绵之州生态之城”的生态梦想。

  安州河东安昌河湿地公园

  □记者 安峥 文/图

  5月6日,迎着夏日朝阳,居民们已在刚开放的安州河东安昌河湿地公园内休闲晨练,这条宽80米,长3.36千米的生态长廊,承载着绵阳这座“海绵之州生态之城”的生态梦想。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新城花园一期深度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昔日斑驳的边角地变身“会呼吸”的雨水花园,这种“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的生态改造模式,大大增强了老旧小区群众的幸福感。

  夜幕降临,改造后的恒源大道示范段右幅,平整的人行道与生态景观相得益彰,景观照明点亮城市夜景,海绵设施构建起“会呼吸”的道路系统,打造出宜居宜行的城市新样板。

  近年来,安州区依托“滨水安州,美丽花城”的城市定位,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建设,把城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区。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海绵型建筑小区、海绵型道路广场、海绵型绿地公园等基础功能设施已然走进百姓生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深深植根于安州区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以前小区内一下雨到处都是积水,一踩一脚水,现在这个小区做了海绵设施,大雨路面不积水,出门不湿鞋,孩子也能在步道上嬉戏了。”新城花园一期的业主张洪指着改造后的小区配套设施深有感触地说道。

  行走在新城花园一期,记者看到,不仅人行步道设置了透水铺装,绿化带中还新建有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海绵设施,保障路面雨水可通过绿地进行分散式控制,同时断接雨水立管,新建雨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以及源头减排,构建“渗透+滞蓄+溢流+排放”的海绵系统。另外,将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融入景观,新建广场、车位及道闸,兼顾居民休闲与生态的需求。

  据安州区住建局城建股股长肖勇介绍,近年来安州统筹整合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水系改造、管网修复等类型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共计6.73亿元。通过对道路小区的改造实现雨水综合利用,通过对医院、学校的海绵设施建设达到“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通过建设排洪渠和湿地公园提升内涝防治能力。截至目前,安州区已建成包括河东湿地公园、调元小学、滨河北路等9个海绵示范项目,正在建设的恒源大道改造、妇女儿童医院、清溪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等11个项目均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稳步实施。

  走进刚改造完工不久的恒源大道示范段,只见透水铺装、阶梯式雨水花箱、下沉式绿化带等“海绵设施”构建起这条总长400米“会呼吸”的道路系统。

  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向华表示,通过设置透水铺装、阶梯式雨水花箱及下沉绿带等海绵设施及渗透盲管疏通雨水排放路径,有效削减面源径流污染,对流入龙王堰沟的雨水起到净化效果,同时实施亮化工程提升,实现“功能+生态+景观”多维度升级。

  去年以来,安州区对河西片区好医生大道、文胜路、文苑路这三条道路分别完成海绵化改造,改造过程中首次采用“离线式生物滞留池”的创新做法,既提升了雨水的收集和净化效果,又兼具景观效果。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增设了透水盲管、溢流口等海绵措施,有效实现了源头减排和面源污染控制。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