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以爱之名 点亮生命之光
发稿时间:2025-05-13 09:0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有这样一群人,她们身着白衣,穿梭于各间病房;她们精通医疗护理操作,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和情绪的抚慰者;她们提灯而行守初心,用专业与温情点亮无数患者的希望……

  王邦俊细心照护新生儿

  刁鑫协助老人进行功能锻炼

  刘默涵(左一)和同事们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身着白衣,穿梭于各间病房;她们精通医疗护理操作,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和情绪的抚慰者;她们提灯而行守初心,用专业与温情点亮无数患者的希望……

  在国际护士节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她们的故事。

  □记者 陈荣 文/图

  用爱“托举”新生命

  5月10日早晨8时,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邦俊一上班,就来到准妈妈陈女士的家庭化待产病房查房,细心询问陈女士的情况,了解双胞胎的胎位状况。感觉到这份无微不至的关怀,原本有些紧张的陈女士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王邦俊从事护理工作22年,去年,她带领科室在绵阳率先开展家庭化待产分娩服务、导乐分娩服务,增进人文关怀、减轻孕妇分娩疼痛、降低分娩并发症,提升自然分娩率。“家庭化待产分娩,就是待产和分娩都在同一个病房,家人全程陪伴。分娩过程中,专业助产师提供一对一服务,使用专业器械科学助产,邀请新生儿的父亲亲手剪断脐带,增加仪式感。”王邦俊说。

  王邦俊的父亲是基层医院的一名医生,她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选择了护士这一行业。谈起护士节心愿,王邦俊说,作为绵阳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一员,她希望用自己全心全力的工作,“托举”起每一个新生命。

  群众健康“守门人”

  5月11日下午2时,游仙区盐泉中心卫生院护师刁鑫来到宝山村两名失能老人家中,为老人测血糖、血压,协助老人进行功能锻炼……

  刁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去年冬天,她作为宝山村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为辖区失能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宝山村12组李彩萍老人常年瘫痪在床,儿女不在家,生活全由年迈的老伴打理。刁鑫和同事定期来到李彩萍老人家中,仔细地为老人擦拭身体、测量血压、进行身体检查,还为老人打扫房间。一次,老人握着刁鑫的手,感激地说:“你们真是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啊!”这句话,让刁鑫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的责任与使命,也更加坚定了她从事护理行业的决心和救死扶伤的信念。

  “在乡镇卫生院,我们的工作承载着乡亲们最朴实的健康期待。无论是凌晨为高热患儿穿刺的紧张,还是顶着烈日走村入户为慢性病老人测血压的坚持,我们以‘健康守门人’的身份扎根乡土,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刁鑫说。

  编织高原“救护网”

  5月12日早晨7时30分,刘默涵和同事们就已经到岗了,每周一、三、五是她们为病人做血透的日子。

  从事护理工作6年的刘默涵是江油市人民医院血透室护师,2023年7月,她被派到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彝工作,挂职护士长。

  “布拖县平均海拔2500米,刚来的时候我有高原反应,时不时要吸氧。”刘默涵说,困难不仅来自身体的不适,工作开展难度也比较大。那时,布拖县人民医院还没有血透室,当地病人不得不往返乘车5到6小时,到西昌或昭觉做血透,这样的往返一周需要3次。

  刘默涵了解到,布拖县人民医院有血透设备,但缺乏专业护士。于是,她随即手把手地带教两名血透室护士,帮助她们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帮助推进医院血透室建设,制定和完善血透室相关工作制度。在刘默涵的不懈努力下,去年4月,布拖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开诊以来,已为8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成功救治2名农药中毒的危重症患者。

  刘默涵为布拖县人民医院带来的血液透析技术,极大提升了该地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为布拖群众织起了一张健康“救护网”。

  记者手记

  “选择了护理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护士们的心声。

  这句话背后,是无数个被口罩勒出压痕的清晨,是安抚焦躁家属的耐心,是生命监测仪波动时条件反射般的冲刺。她们以专业托举生命,用温柔弥合伤痛,这份“提灯”的微光,值得被看见、被记住,并回报以长久的尊重与支持。对她们最好的致敬,或许不是一年一度的鲜花、掌声,而是日常就诊时的一句谢谢、一份理解……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