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让劳模精神破圈传播!揭秘绵阳工会的“思政+”密码
发稿时间:2025-05-13 09:08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从车间里的“微党课”到云端的“万人课堂”,从老一代“两弹精神”传承到新生代工匠的创新实践……在绵阳的生产一线、校园讲台、企业园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职工思想教育实践正在展开。

  从车间里的“微党课”到云端的“万人课堂”,从老一代“两弹精神”传承到新生代工匠的创新实践……在绵阳的生产一线、校园讲台、企业园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职工思想教育实践正在展开。

  自今年4月以来,绵阳市总工会以国家安全教育与艺术思政为双引擎,通过场景化教学、分层化供给、数智化赋能,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大思政课”体系,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在产业一线落地生根。

  

工会5_1.jpg

 

  生产现场的国家安全课,让理念到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每个岗位的‘安全阀’。”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现场,绵阳铁骑力士职工黄龙喜的感悟来自一堂“沉浸式安全课”。

  “两弹一星”红色宣讲团成员结合绵阳科技企业特点,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拆解到技术保密、网络安全、安全生产等具体场景,让“国之大者”与“岗位职责”无缝对接。黄龙喜听后直呼“解渴”,“原来生产线的数据加密、研发成果的专利保护,都是国家安全的‘微观战场’。”这样的课程设计,让抽象的安全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岗位规范,现在检查设备时,会多想想安全链条的每一环有没有扣紧。”

  

工会3_1.jpg

 

  如何让故事更动听?在沉浸式教育的多元场景中,“五一”前夕,安州区的交响乐思政课成为破圈亮点。四川爱乐乐团以四个篇章串联起中国工运百年历程,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交响乐里的工运课,让绵阳城市学院学生雷思妤从课堂中找到了职业方向,“看到工匠们在精密仪器前的专注,我更坚定了用专业技能报国的决心。”

  一场场特色活动,正是绵阳工会落实“四川工人大思政课”三年行动方案的生动缩影。2025年以来,绵阳市总工会创新“思政+”模式,既从宏观处着眼构建思想引领框架,又从细微处着手贴近职工需求,打造职工喜闻乐见的“大思政课”体系。

  

工会4_1.jpg

 

  在“思政+艺术课堂”实践中,绵阳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和“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探索“思政+艺术”融合模式,将红色文化、劳动精神与交响乐、舞台剧、劳模访谈等艺术形式深度结合,让红色文化与劳动精神以鲜活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思政+职工故事”则聚焦身边劳动者,通过一线参观、科学实验、工匠面对面等互动环节,让参与者在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力量。此外,组织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分众化宣讲,覆盖机关、企业、校园、村社,并在公众号开设“劳模先进风采”专栏,扩大先进典型的引领辐射效应。

  用心讲好新时代劳动者故事,思政课堂润心田。“工会要当好思想引领的‘播种机’,让国家安全观扎根每个班组,让劳模精神照亮创新征程。”绵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理论宣讲有高度、实践教学有深度、服务职工有温度”的体系建设,以新颖形式提升感染力,让职工在艺术浸润中汲取奋进力量,依托劳模示范扩大覆盖面,营造尊重劳动创造的社会风尚。

  (涪江观察记者 唐云峰 郭若雪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