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防科技工业强区
游仙:汇聚青春力量 彰显青年担当
依托青年之家实体化阵地,开展“点单式”服务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
当前,在游仙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共青团游仙区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在思想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助力青年成长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为游仙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防科技工业强区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青年创业者何飞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思想引领 筑牢青年信仰根基
4月25日,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某会议室里,“富乐星火”青年宣讲正在进行。台上,省青联委员、青年宣讲团成员申小婷,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游仙红色故事娓娓道来;台下,青少年聚精会神,被那段烽火岁月深深震撼。
然而,在宣讲前期,青年宣讲团的成员们还在为如何讲解犯难。“既要避免说教感,又要突破时空壁垒,让青少年们与革命者产生情感链接,这样的宣讲,才会有意义。”对于宣讲这件事,成员们进行反复推敲,力求找到最佳表达方式。
“精准对接是理论传播的重点之一。”团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人群感兴趣的宣讲主题、宣讲形式都不尽相同:中学生偏好沉浸式故事体验,新兴产业青年关注红色精神与职业发展的融合,社区青年则更倾向实践案例解析。对此,团区委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在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大学习”中,仅2025年前4个月,就动员青年学习达数万人次,参与率在全省名列前茅,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中入脑入心。
同时,组建“富乐星火”青年宣讲团,吸纳优秀青年加入,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主题宣讲活动,让他们用青年的视角、青年的语言,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奋斗的故事。截至目前,该宣讲团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百余场,覆盖团员青年数万人,切实增强了青年党员团员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开展“奋进新时代”“致敬科学家”等线上线下主题团日活动20余场,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青年志愿者到中小学义务授课
融入发展大局 展现青年担当作为
看游仙,在各个产业园内、办公楼里、招商队中,处处都有着“青春”的样子。
这是团区委为了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围绕全区“3+3”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组建了7支产业招商引资青年突击队,进一步推动了激光技术应用、核技术应用和航空与燃机等特色产业及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
“自青年突击队成立以来,已有效推进游仙区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3个,助力招引26家企业在游仙注册发展。”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除此之外,游仙积极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以党建带团建为引领,整合青年之家、童伴之家等现有阵地,推行“党支部+共青团+青年之家+青年志愿服务队”工作机制,构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人员、项目、阵地、资源“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实现全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游仙创新发布游仙区青年志愿者IP形象“志游侠”,并开展游仙区首届青年志愿服务交流展示活动,制作具有游仙共青团特色的文创产品,进一步拓展游仙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的影响力。
“我们依托‘志愿四川’平台注册青年志愿者超2.4万人,以‘青春志愿’‘两爱一靓’为主题,广泛组织志愿者开展‘青春志愿,爱在旅途’‘青春志愿,爱在社区’‘青春志愿,守护生命’等活动1000余场,累计服务时长超6万小时,看望慰问上千余名贫困留守儿童,发放慰问品、慰问金30余万元。”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科博会、激光科技产业大会等各类大型活动期间,团区委主动作为,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输送青年志愿服务力量上千人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赞誉。
“富乐星火”青年宣讲
深化校地合作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如何加强高校与团组织的合作,引导青年大学生走进基层、感知基层?
团区委作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聚焦强纽带、搭平台,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贡献度,实现青年人才发展与基层治理创新齐头并进。
一方面,着眼全覆盖,搭好校地合作“连心桥”。全面推进“逐梦计划”,联合高校团委开展大学生寒暑期实践活动,吸引100余名青年大学生深入各镇街、社区实习实践。
同时,先后与北京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在团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支持高校与区级部门、镇(街)、社区共建思政实践课教育、社会实践等基地,形成校地良好互动。
依托校地合作平台,选拔高校优秀教师进入团区委班子任职,面向高校大学生选聘基层团组织副书记,选派大学生兼职镇街、社区青年干事,进一步充实基层团干力量。
另一方面,瞄准结合点,提升基层治理“贡献度”。联合高校团委开展大学生寒暑期实践活动,为高校学生提供基层实习实践岗位上百个。举办北京大学学院实践团来游思政实践活动,组织高校学子实地参观学习游仙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等方面成果,引导高校青年学子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30余条。
依托童伴之家、青年之家实体化阵地,开展“点对点”联系,坚持“点单式”服务,以项目化工作方法服务基层。鼓励高校青年志愿者每年深入基层社区、村落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智慧助老、儿童关爱、直播带货等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推动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情、增强责任、锻炼才干。
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以青春激扬城市活力,以奉献传播城市魅力,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正如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所说,“每一次服务,都是一次挑战与成长,不仅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更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特色产业招商引资青年突击队出征
聚焦青年需求 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在不断增强游仙青年获得感和凝聚力的同时,我们还在青年就业创业与事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团区委始终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积极为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培训12次,邀请创业导师和成功人士针对青年需求开展专业培训,帮助辖区创业青年争取小额贴息贷款150万元。实施四川青年创业促进计划(SYE),为全区多个项目申请无息贷款支持和创业导师面对面辅导,助力青年创业梦想起航。
“在游仙创业,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持!”四川昊煊科技有限公司、绵阳市龙振泉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何飞对此深有体会。这位85后,自2020年担任龙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带领龙泉村荣获省级卫生村、省级六无村、省级便民服务室、市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绵阳市返乡入乡创业明星,经团市委推荐进入“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省级人才库,并参与团省委组织相关培养计划实践锻炼,系统学习掌握如何通过技术革新和创意开发来促进乡村产业升级等关键技术。
而在服务青少年学习方面,游仙组织开展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服务400余名留守儿童,并联系公益企业为辖区贫困义务教育儿童资助5万元。积极推进“青伴计划”项目,利用属地丰富的科研院所资源,邀请院所内的青年科技专家、志愿者利用工作之余到中小学开展义务授课等活动,目前已开展8期,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不仅如此,为解决青年交友难问题,游仙举办多季交友联谊活动,覆盖科研院所高校、行政事业单位、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等领域青年2000余人,促成100多对单身青年牵手成功,搭建起青年沟通交流的平台,让青年在游仙不仅能成就事业,还能收获爱情。(王耀 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