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蜀芯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育种场
绵阳新闻网讯 4月3日,三台县老马镇的山坳里,一栋栋银灰色双层建筑在春日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四川蜀芯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育种场内,身穿隔离服的员工正手持测温仪,对即将启程的350头“新娘”进行最后体检。这些肌间脂肪含量超普通黑猪2倍的“蜀芯黑猪”,即将跨越专业的中转平台,开启它们的“猪生新旅程”。
三台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生猪产业基础扎实,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四川现代种业发展集团下属蜀芯猪公司致力于四川地方猪的新品种育种、繁育以及市场化推广,培育以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为基础的优质高效黑猪新品种。前期几经对比,该公司最终将核心育种场选择落地三台,并于去年9月正式投产使用。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该公司迎来首批蜀芯商品黑猪出栏。
“毛色锃亮,体温正常。”生产主管王师傅在记录本上郑重签下名字。透过密闭猪舍的观察窗,可见全自动送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持续运转,身着深蓝工装的员工正用软毛刷为每头猪清洁体表。中转平台上,内部运输车与外部货车首尾相接形成封闭通道,生猪们踏着防滑垫列队“出阁”,蹄声清脆如鼓点。
“蜀芯黑猪”在封闭通道通行
该公司总经理李建文站在智能监控大屏前向记者介绍道,“内部车辆和外部车辆全程无接触,就是要确保病源不带入猪场。”
育种场的环形走廊里,悬挂着雅南猪与杜洛克猪的杂交谱系图。至2021年与川农大姜延志教授团队合作启动以来,“蜀芯黑猪”已成功培育至第5代,拥有更优异的生长速度、肉质、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
“现在6月龄猪肉的香味,抵得上过去养1年的土猪。”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天其看着新出炉的肉质检测报告说道。缘由何在?周天其向记者解疑:“蜀芯猪肌间脂肪在6月龄可以达到4.2以上,一般普通市面上的黑猪在2.0左右,蜀芯猪肌间脂肪是白猪两倍以上,现在喂到6个月左右的猪,相当于以前接近喂1年的土猪的口感和香味,做回锅肉,包括炒菜都能明显品尝到肉香味。”
“每头猪都有一套‘嫁妆’。”该公司生产技术顾问罗伏林指着猪耳上佩带的电子耳标介绍道,总投资1.3亿元的“育繁推”一体化核心育种场,采用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单体、双层和密闭式猪舍建筑设计,同时引进了现代化养殖设备、污水及粪污处理、种猪性能测定及人工授精等系统,为“蜀芯黑猪”加快培育提供了保障。
透过育种场的全景监控,可见污水循环系统正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种猪运动场的智能饲喂站记录着每餐进食量。记者注意到,育种场的电子屏跳动着新目标:2025年完成国家新品种审定,打造20万头优质黑猪全产业链。
李建文目光随着运输猪的车辆轨迹移向成都方向,轻声说道:“当好‘娘家人’,既要舍得放手,更要确保它们走到哪里都是精品。”
(张辉 记者 李春梅 王何力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