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莫让惠民工程沦为“闹心工程”
发稿时间:2025-03-26 09:48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年来,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龄”小区华丽蜕变,既显著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又有力提升了城市整体面貌。然而,随着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近日,记者对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展开了走访调查。


  原标题:老旧小区改造中工程“留尾巴”、承诺“打水漂”、施工“粗线条”……

  莫让惠民工程沦为“闹心工程”

  近年来,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龄”小区华丽蜕变,既显着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又有力提升了城市整体面貌。然而,随着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近日,记者对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展开了走访调查。

  

亨利小区内积水严重

  亨利小区

  改造留“尾巴”,居民直言“言而无信”

  在游仙区亨利小区,说到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纷纷抱怨。

  2024年7月,该小区完成了车棚、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地面硬化后,却一直没有铺设油面;多个井盖凸起,与周围地面形成约3.5厘米的落差,稍不留意就容易绊倒行人。

  记者在该小区采访时为晴天,但小区内仍有多处积水。部分单元门口,居民为了方便进出,不得不放置木板作为临时“桥梁”。

  “因为地不平,一下雨就到处积水,进出很不方便。我们是临时住在这儿,都不想再住下去了。”一居民抱怨道。

  小区非机动车车棚与路面之间也存在约15厘米的高度差,居民只能用砖块勉强垫着,方便车辆上下。

  此外,由于施工尚未全部结束,部分废料和线路还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地上,影响小区环境。有居民吐槽:“既然要办事就办好,要么就不办,以前我们小区还干净些。”

  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可自去年7月停工后,便再也没了进展。

  记者走访发现,该片区同批次2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都在铺油这一环节留下了“尾巴”。

  对此,游仙区富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贺颖解释称,问题的症结在于资金短缺。“因为这个项目是由区财政全额支持配套,但后期问题的症结在于资金短缺,才导致项目进度滞后。”

  但这样的理由难以让居民信服。“没有资金为什么要开工?每次回复都是‘还在筹措资金、还在想办法’,到底什么时候能完工?你们的计划表是什么?”

  居民们表示,近半年以来,他们曾多次向社区、街道反映,“一会儿说2024年11月前完工,一会儿说2024年年底前完工,一会儿又说下个月就完工,反正不同的人接电话就是不同的答复。”

  实际上,去年《绵阳日报》、涪江观察曾报道亨利花园路面黑化的问题,当时富乐街道办承诺2024年8月完成铺油。然而,承诺并未兑现。

  对此,贺颖坦言:“当时我们研判不够严谨,确实我们也在非常积极地跟相关部门对接,但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所以给老百姓作出的承诺没有兑现。不过最近又拨付了部分资金,铺油工作已经开始。”

健安街附3号小区院内多处井盖凸起

  健安街附3号小区

  审批流程3个多月没走完,“半拉子”工程何时重启

  改造尚未结束,施工却已停滞——在涪城区健安街附3号小区,也留下了“半拉子”工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院子里的地平只打了一半,剩下区域的井盖与地面高差约15厘米。“那天有个居民被井盖绊倒,一个跟头下去,眉骨、颧骨和手掌都擦破了皮。”一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自去年12月施工方离场后,凸起的井盖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压缩了本就紧张的车位资源,“小区35户人只有26个车位,有井盖的地方根本就没法停车,停车就更加恼火了。”

  对于该小区施工停滞的原因,项目业主单位现场代表潘彪解释说,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新增了改造项目。“挖开地面后,发现自来水管道存在严重锈蚀现象,而且渗漏很严重,业主知晓后提交了供水管网改造申请。因为这涉及增加工程量,需要经过各个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就临时对半幅院坝浇筑了混凝土,方便居民进出。”潘彪说。

  即便如此,一个增量审批流程走了3个多月还没有完成,究竟是否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对流程的监督和执行力度有点滞后。我们接下来加快实施,尽快完成变更流程。”潘彪说。

  外贸粮油家属小区

  雨棚拆了一年多不恢复,居民家内墙被水浸

  在涪城区走访中,外贸粮油家属小区的居民还向记者吐槽了小区改造后的遗留问题。

  2023年底,外贸粮油家属小区进行外墙改造时,旧雨棚被拆除。当时,施工人员表示,将更换为统一的新样式。可时隔一年多,居民却始终没有等来新雨棚。

  “衣服根本就没法晾,楼上掉落的东西总是弄脏衣物。下雨天,花盆里面的泥巴全部溅到窗户上。”居民谭婆婆说。记者在谭婆婆家阳台看到,由于失去雨棚的遮挡,雨水顺着窗户缝隙浸入内墙,导致墙面出现发黑、起泡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掉皮。

  记者问:“说好的新雨棚,怎么就落了空?”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冯斌回答:“我们负责34个小区的改造,可能当时忙不过来。”

  记者又问:“但后来居民又向现场施工人员反映过,要求尽快恢复。”冯斌回答:“是反映过,但劳务班组没有及时反馈给我们施工单位。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管理没到位。接下来我们马上恢复雨棚。”

长虹六区改造施工中多次将水管挖断
 

  长虹六区

  半年挖断水管20余次居民控诉“野蛮施工”

  说到小区改造后的效果,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长虹六区的居民们意见很大。自2024年9月该小区开始改造以来,施工方频繁将小区内的水管挖断,居民控诉其“野蛮施工”。

  “从改造开始就频繁地停水,有时候一天停两次。”该小区共有59个单元、636户居民,据统计,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因水管被挖坏导致整个小区停水达20余次,且停水时间毫无规律可言,短则半个小时,长则接近5个小时。而且每次恢复供水后,水中都夹杂着泥土,需要长时间放流才能使用。

  对此,现场施工负责人解释称,由于老旧小区地下管网布局错综复杂,图纸资料也不够完善,再加上该小区自来水管网本身埋得太浅,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然而,小区居民并不买账,“一开始不熟悉情况挖断水管可以理解,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同样的问题,实在说不过去。”

  普明街道办事处城建办副主任母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次停水后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单位,尽全力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同时,母豪坦言,作为项目业主单位,在项目进场前以及施工过程中,曾反复要求施工单位文明、规范施工,但部分施工区域还是存在操作粗放、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流程作业的情况。他还表示,在今后的改造项目中,将尝试在法律框架内签订补充协议,把施工要求明确写入合约,以此规范施工行为。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个别小区改造还存在工程质量问题。例如,有的小区改造后反而出现了墙面渗水问题;有的道路铺设不平整,容易造成积水问题等。另外,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通常涉及水、电、气、通信等多家单位,尤其是在基础数据与图纸的提供、施工协调、管网改造、验收移交等环节,都需要相关单位的高度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出现各自为政、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导致项目进展滞后。(辣1度报道组 文/图)

  记者手记

  老旧小区改造:

  面子要“新” 里子要“暖”

  从“高龄小区”到“焕新家园”,老旧小区改造承载着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的双重期望。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个别项目因工程“留尾巴”、承诺“打水漂”、施工“粗线条”等问题,让惠民工程沦为“闹心工程”,削弱了政策的温暖。

  如何写好老旧小区改造这张民生考卷?资金规划、项目设计、施工监管、沟通协调……每一个环节都需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每一项承诺都应用“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如此,改造后的家园才能既有美观的外立面,又能让居民切实感受满满的幸福感。

  欢迎市民拨打热线电话0816-2400000提供新闻线索,本报将及时跟进关注。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