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桥上人潮涌动、热闹喧嚣。
绵阳新闻网讯 又是一年春社日,绵阳市安州区迎来了热闹非凡的时刻。3月20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享有“中国民俗十大节庆奖”美誉的“中国春社·雎水踩桥”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安州区雎水镇,齐聚太平桥,共同演绎了一场踩桥祈福的精彩大戏,宛如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天刚破晓,横跨雎水南北的太平桥上便已人潮涌动、热闹喧嚣。雎水河两岸,人群熙熙攘攘,绵延数公里。人们或是搀扶着老人,或是牵着孩童,或是与三五好友结伴而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有人举起手机,定格这难忘瞬间;有人开启直播,将现场的喜悦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还有人静静驻足,细细品味这独特的民俗氛围。大家一边踩桥祈福,一边分享着内心的快乐,深切感受着这古老民俗的独特魅力。
民俗表演同步举行
上午10时许,太平桥上的人流愈发密集。丢药钱、拜干爹、祈平安……这场传承了200多年的民俗活动,不仅是乡土文化的深厚寄托,更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祈愿。游客唐润笑着告诉记者:“现场虽然人很多,走走停停,但这种一年一次的热闹场面,让人特别开心。希望大家来年都能健健康康、万事顺遂。”
据悉,“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活动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川西北地区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2012年,该活动荣获“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称号,2017年又被评为“中国最具创新价值节庆”。传统的踩桥仪式内容丰富,“踩子时桥”庄重肃穆,“娃娃拜狮”憨态可掬,“拜干爹”温情满满。当地居民一直深信“太平桥保太平”的古老传说,每逢春社日,都会踏上这座桥,通过踩桥这一传统习俗,祈求福祉、远离灾祸。
活动期间,除了传统的踩桥祈福仪式,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民俗表演也同步上演,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游客们既能领略安州剪纸的细腻精巧、葫芦烙画的匠心独运,还能品尝到张包蛋的醇厚鲜美、范氏熏卤鸭的独特风味、谷花糖的酥脆可口以及红酥的香甜诱人。让游客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能大饱口福。安州剪纸非遗传承人汪洪萍表示:“今年雎水踩桥的人特别多,现场设置的非遗展示点位不仅为活动增添了人气,也很好地推广了安州非遗剪纸艺术。”
据了解,为保障踩桥活动顺利进行,公安机关在现场设立治安卡口15个、治安执勤点位12个,共出动安保执勤力量1300余人。在全力保障安全的同时,警方还积极开展反诈宣传、禁毒宣传、交通安全宣讲以及森林防灭火普及等知识。
今年的“中国春社·雎水踩桥”系列活动从3月19日持续至20日,为期两天。活动期间,雎水镇的大小饭店、宾馆、茶馆、小食摊座无虚席,就连街上居民家中也都住满了游客,红酥、张包蛋等当地农文旅产品更是供不应求。(记者 安峥 宋德平 刘晏男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