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江油市武都初级中学开展了以“溯涪江 登窦圌山”为主题的2025年乡土课程学生研学实践活动。
该校学生在副校长刘勇的带领下,沿涪江六峡溯流而上,进行了乡土课程研学考察实践活动。
首先,在攀长钢四分厂区,学生们了解了攀长钢的发展历史与奋斗历史。参观了炼钢车间与轧钢车间。同学们为攀长钢工人们的热血奉献所感动。
接着,沿涪江六峡溯流而上,同学们考察了武都水库区域的水质、动植物等环境状况。并就库区的旅游资源,游客情况以及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在调查中学生了解到:武都水库是武都镇居民的生活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水质。武都镇辖区整体森林覆盖率为55.7%,其森林面积达12.7万余亩,涵盖武都水库所在的涪江六峡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库区内的距瓣尾囊草,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名录,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随后,同学们登上窦圌山国家地质公园,考察圌山的地理地质、植被植物、环境卫生。同学们了解到:窦圌山景区(属武都镇辖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0%,该区域紧邻武都水库,是库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窦圌山常年气温在20左右,是江油地区的避暑胜地。
最后,同学们又来到王右木纪念馆,了解了王右木的革命历程。学习了王右木的革命精神。真正体会到:坚定的信仰和革命决心是王右木革命精神的核心,勇于实践和创新是王右木革命精神的显著特征,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是王右木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学习考察中同学们表示:对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我们理当有“不敢忘记”的历史自觉,也应有“不能忘记”的责任接力。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涪江畔的“行走课堂”,既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与学习经历,又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为家乡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乡土课程研究的深入推进。(刘中华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