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 最美的奋斗是接力
川超联赛绵阳主场开球嘉宾李日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发稿时间:2025-10-31 09:2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10月25日晚,在川超联赛绵阳主场馆三台体育馆,绵阳九洲长虹队与广元剑门雄关队比赛现场,一场特殊的开球仪式引发全场关注。中物院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子弟、四川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党总支书记、四川足球协会原秘书长李日新,与中物院新生代科研工作者子弟、绵阳科学城春蕾学校学生韩思媛,受川超绵阳赛区组委会邀请携手开球。

  10月25日晚,川超联赛绵阳九洲长虹队主场对阵广元剑门雄关队。图为开球嘉宾李日新(右)步入赛场。  记者 陈冬冬 摄

  李日新(前排左五)与球队参加比赛时的合影   图片由李日新提供

  10月25日晚,在川超联赛绵阳主场馆三台体育馆,绵阳九洲长虹队与广元剑门雄关队比赛现场,一场特殊的开球仪式引发全场关注。中物院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子弟、四川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党总支书记、四川足球协会原秘书长李日新,与中物院新生代科研工作者子弟、绵阳科学城春蕾学校学生韩思媛,受川超绵阳赛区组委会邀请携手开球。

  两位开球嘉宾年龄相差六十载,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不同印记,情感却因中物院与绵阳的羁绊紧密相连。六十载光阴,既见证了李日新从梓潼土球场走向国际赛场的足球人生,更镌刻着中物院与绵阳相濡以沫的征程荣光。两代中物院子弟同台,既是足球运动的新老接力,更是这座城市对科研工作者的诚挚致敬——感谢你们选择绵阳、扎根绵阳,与绵阳共同成长!

  □ 记者  任露潇

  从梓潼土球场到国际赛场

  足球人生里的“坚持”底色

  李日新的足球人生,始于绵阳梓潼的泥土芬芳。1965年起,“902”工程在绵阳正式启动建设,1969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从青海迁至绵阳。自此,“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成为这片热土的精神底色,“为天下铸剑、为苍生藏剑、为家国亮剑”化作这座城市的使命担当。

  作为中物院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子弟,李日新从小随父母来到绵阳,在梓潼一小、梓一中度过青少年时光。那时校园体育氛围浓郁,体育老师引导李日新通过篮球练就了扎实的身体素质和球技基础——他曾代表绵阳参加全省篮球比赛,因出众的运动天赋被意外选拔到省队踢足球,自此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

  从梓潼东操场坑洼的土球场,到省队训练馆锃亮的木地板,李日新的脚印重叠在不同的训练场景里,却都刻着相似的“坚持”。

  1971年进入四川足球队后,他的运动生涯迎来多个高光时刻:因在全国足球联赛决赛中表现出色,被选入国家青年足球队;1975年4月赴科威特参加亚洲青年锦标赛,获得第六名;代表四川省队参加多届全国运动会,获评“运动健将”……这“从泥土到赛场”的跨越,正是他用数十年坚持书写的答案。

  即便退休后,李日新对足球的热爱仍未减退。他和老队员们自发组织了不同年龄段的比赛,涵盖50岁组、60岁组、70岁组,甚至有一位93岁的华西老教授也参与其中。“我从事了一辈子的体育,足球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他的话语里,满是对足球运动的赤诚。

  从运动员到管理者

  深耕四川足球的“奉献”担当

  20世纪80年代初,为进一步提升自我、更好地为足球事业贡献力量,李日新选择带职进入成都体院学习。在此期间,他凭借出色的能力与对足球事业的热忱,被纳入四川省体委“四化”干部培养序列,正式开启了足球管理生涯。

  此后,他历任四川省足球协会秘书长、四川省足球管理中心书记、中国足协比赛监督、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常委等职务,足迹遍布全国各个赛场,用心组织、严格监督每一场比赛,为赛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在李日新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下,众多国际、国内足球赛事相继落地四川,足球活动在当地迅速掀起热潮,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更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为在绵阳成长起来的足球人,李日新对这座城市的足球氛围有着深刻且独特的理解。他坦言,绵阳的足球运动在全省始终处于领先水平,这座城市的足球蕴含着“独特基因”——绵阳人既有着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又具备善于思考的智慧头脑。

  “足球本身就是一项融合智慧与体能的运动,不仅需要充沛的体力,更要懂得在赛场上思考应变。”在他看来,这种“能吃苦、善思考”的特质,与绵阳“中国科技城”的深厚底蕴密不可分,是“绵阳精神”在足球领域的生动体现。

  从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到在幕后默默付出的管理者,李日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并践行着绵阳足球的“独特基因”,为四川足球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从亲历者到传承者

  新老接棒里的“期许”温度

  此次回到熟悉的绵阳,与中物院新生代子弟韩思媛同台开球,对李日新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新老接棒”。“这不仅是足球运动的传承,更是对后辈的一种激励。”李日新表示。

  对于绵阳的足球后辈,李日新寄予了殷切且实在的期许:“首先要把学习搞好,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坚持加强体质锻炼,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将足球技能好好传承下去,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在李日新的眼中,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思想、体质”的同步提升,而足球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在团队协作中锤炼品格。

  谈及川超联赛落地绵阳的意义,李日新认为:“一方面,能显著提升城市的凝聚力与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绵阳、关注绵阳;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市民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让更多人走进赛场、热爱运动。”

  如今,川超联赛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李日新满怀期待地说:“希望这样的赛事,进一步擦亮绵阳‘中国科技城’的城市名片,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让体育精神与城市活力更好地融合。”

  从梓潼土球场的少年到国际赛场的运动员,从足球管理者到体育精神的传承者,李日新的人生始终与足球紧密相连,更与绵阳的发展同频共振。而两代中物院子弟的同台开球,不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更是“科研精神”与“体育精神”的深度交融和“绵阳精神”在新老两代人之间的温暖传递。

  这份跨越六十载的传承,终将在更多绵阳后辈的身上延续,书写出更加璀璨的荣光。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