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人大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
深入基层,聚民智、汇民愿;以人为本,述民情、发民声。2024年,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协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建言献策,有力促进北川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的决胜之年。新的一年,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协及其常委会将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为全面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和中国式现代化北川贡献力量。
这是一份用心的书写履职答卷: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主任会议10次,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9个,提出审议审查意见建议36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5项,组织专题视察调研13次、执法检查6次,开展满意度测评31件次……
过去一年,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深度融入中心、全方位服务大局”的工作取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县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聚焦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县人大常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把握好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安排部署,坚持对标看齐、深学细悟、问题导向,抓深学习研讨、抓严警示教育、抓实培训解读。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坚持服务中心大局与抓好主责主业有机统一,牵头推进茶产业链发展,2024年,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23.9%,茶产品荣获各类金奖48个,1名茶叶加工高级技师获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川苔子茶复合栽培系统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聚焦地方立法质量 丰富自治法规供给
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用好用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用法治引领改革、推动发展。
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发挥立法和备案审查咨询作用,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顺利完成《北川羌族自治县防灾减灾救灾条例》《北川羌族自治县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变通规定》等规定条例审议,启动《北川羌族自治县城市遗产保护条例》立法工作。
加强“八五”普法督导,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27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推动宪法深入人心。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加强备案审查能力建设,审查“一府一委两院”规范性文件41件,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和权威。
精准聚焦监督内容 持续提升监督质效
回望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单,监督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视察调研等法定监督方式,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拼经济搞建设开展监督,贯彻落实县委五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常态化监督,聚焦产业发展提质、基础设施提标、营商环境提效,督促有关方面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开展监督,贯彻落实县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听取审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报告,专题调研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和医保服务能力建设,市县联动监督“双优工程”与“双优计划”实施情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围绕政府财政和国资管理开展监督,坚持预算决算全口径审查、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督,听取审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查批准年度财政预决算、预算执行调整方案。听取审议矿产资源管理等报告,推动国有资产资源规范管理、有序开发。
围绕依法行权开展监督,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听取2023年行政复议、公安机关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报告,市县联动调研法院、检察院工作,促进法治北川建设。对3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履职评议测评,强化干部任后监督。
通泉镇人大主席团到神木寨人大之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服务代表依法履职
县人大常委会尊重和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丰富代表履职实践活动,做好代表建议办理,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开展好代表活动。完成33个代表“家站”提档升级,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人大代表“进家入站”依法开展履职活动877人次。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深化拓展“三民工作法”,票决县乡民生实事项目45件,走访接待群众21621人次、企业637家次,参与民事纠纷协商260件次,恳谈收集意见建议978件,协助解决问题775个,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服务好代表履职。组织市、县、乡代表专题调研视察2次,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到县委党校授课2次,驻县全国人大代表应邀到陕西等地分享履职经验。组织200余名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开展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拓宽代表履职视野,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办理好代表建议。县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县人大代表提出建议67件,重点督办建议9件。坚持代表意见建议办理销号制、重点建议常委会主任牵头督办制,县人民政府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推进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转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工作经验被《人民权力报》和最高检《人民监督》推广。白什乡等8个乡镇安全房屋暨抢险救灾项目、白坭乡金凤集中聚居区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被市人大评为县乡两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十大优秀案例。
聚焦“四个机关”要求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对标“四个机关”建设要求,优化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政治功能,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全面落实县委机构改革决策部署,规范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设置。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实施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设立预算联网监督中心,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提升监督针对性有效性。
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修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出台《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研究实施办法》,全面提升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质效。密切与兄弟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交流联系,推动人大工作互学互鉴,不断强化人大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记者 唐舒琪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