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市高温持续不断,一出门便被热浪包围,进入办公室或家里,空调冷风直吹……温差如同“过山车”,不少人出现嗓子干、发痒、咳嗽、鼻塞等症状,更有甚者会感到胸闷得像被捂住嘴,极为难受,还有人因此染上严重疾病,其实,这些可能是“空调病”的早期预警,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空调病”呢?
冷热交替这些病症需警惕
冷热交替对人体而言是“双重打击”。热天里人们呼吸急促,水分被“蒸”干,猛地进入空调房,冷空气一激,黏膜血管瞬间收缩,导致免疫力“断崖式下跌”,病毒细菌便会趁机入侵。
市中心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徐维国介绍,吹空调隐患在于滤网里的尘螨、霉菌,若空调很久未清洗,吹空调还可能感染军团菌,进而引发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可引发全身感染,有2-3天左右的潜伏期,临床表现为乏力、全身酸软,也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咳嗽、咳浓痰,少部分军团菌肺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衰竭和严重高热。因此,一旦吹空调后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咳浓痰等症状,尽量尽早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否有军团菌感染。
掌握科学方法远离“空调病”
徐维国表示,预防“空调病”,首先要做好空调清洁。定期对家用及办公室空调进行清洗,尤其是中央空调环境。如果进入新环境,闻到类似煤灰的味道,要注意避开,可开窗通气,或让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入房间。
吹空调时,过敏体质人群要避免直吹空调,否则可能会出现打喷嚏、咳嗽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感染。此外,患有哮喘、慢阻肺的患者,气道就像“紧绷的橡皮筋”,温差稍大就会收缩痉挛,轻则喘不上气,重则诱发急性发作。
吹空调时还应注意,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极低,一冷一热的巨大温差会让身体难以承受。一般来说,开空调时将温度调至26℃是最合适的,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左右,可避免刺激呼吸道。开空调时,记得将风口往上掰,别让冷风直吹脖子和后背。
另外,在空调房里放盆清水,或者开加湿器(将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过潮滋生霉菌),能让呼吸道黏膜保持“水润润”状态。外出时戴个薄口罩,既能阻挡热浪中的灰尘,又能减少黏膜水分被“蒸干”。
空调定期清洗守护健康
空调要定期清洗,每月可拆一次空调滤网,用清水冲洗上面的灰尘和螨虫等,洗完晾干后再装回去。开机前先开窗通风10分钟,把里面的“陈年积灰”吹出去再进入房间。
喝水也有讲究,千万别猛喝冷饮,可换成温盐水(少加点盐)或温蜂蜜水,慢慢咽下去。如有哮喘、慢阻肺患者,出门要揣好急救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尽量别外出,那段时间的热浪对呼吸道是“强刺激”,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记者 彭雪 何茂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