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盐亭
【盐亭】一枚鸡蛋的破圈之旅——看盐亭蛋鸡产业从种源自主到品牌溢价的链式突围
发稿时间:2025-07-25 09:0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从一枚普通鸡蛋到年产值超50亿元的全产业链,盐亭在川北丘陵间书写着现代农业的突围故事。

主播通过直播推介“嫘之味”产品

  从一枚普通鸡蛋到年产值超50亿元的全产业链,盐亭在川北丘陵间书写着现代农业的突围故事。这里不仅实现了蛋鸡存栏400万羽、年产鲜蛋 8 万吨的规模突破,更以种源自主、智能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赋能的全链条布局,破解了西部丘陵地区农业“小散弱”困局。从全国首个“曾祖代-商品代”全链闭环县域,到“嫘之味”品牌溢价20%的市场突破,盐亭用一只蛋的“破圈”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升级样本。

  □ 记者 彭紫薇 文/图

  上游固本

  “种源突破+智能养殖”筑牢产业根基

  近日,盐亭再次迎来种业突破里程碑——总投资4200万元的曾祖代种鸡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由荷兰汉德柯斯集团与凤集食品集团共建,计划新建存栏2.5万羽曾祖代鸡场,投产后可年供祖代种鸡200万套,满足全国30%的市场需求。这标志着盐亭成为全国首个实现 “曾祖代-商品代”全链闭环的县域。

  这是盐亭大力发展蛋鸡产业,持续革新生产源头的成效之一。蛋鸡产业的核心在种源,在蛋鸡养殖的金字塔体系中,原种鸡、曾祖代种鸡处于顶端,是决定后代蛋鸡生产性能的关键。长期以来,国际育种公司对原种鸡、曾祖代种鸡严格控制,国内企业只能高价引进祖代鸡进行生产,无法实现源头自主。

  作为全国畜牧业和蛋鸡产销大省,四川2024年禽蛋产量达175万吨,位居全国第八、西南第一,对优质蛋鸡种源需求迫切。盐亭通过重视种业引领,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在富驿镇五柳村建了蛋鸡培育基地,开展蛋鸡新品种培育,实现蛋鸡育种“零”的突破、祖代种鸡场“1”的突破,成功破局。

  智能化改造重塑养殖模式。如今,在盐亭县高渠镇界牌村的四川圣罗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蛋鸡扩繁基地,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室内通过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调节温度、湿度、通风情况,自动雾化消毒除尘。种鸡住着“上下铺”,吃着定时定量投喂的过滤净化水和定制配方饲料,粪便由粪带收集定时处理,刚产下的新鲜蛋顺着笼网自动滚入蛋带。

  “我们通过自动化设备为这些良种鸡繁殖后代创造良好条件。”技术人员肖赢银告诉记者,按照传统养殖模式,1万羽种鸡大概需要 3个养殖员。而在这里,每栋鸡舍配备了1个养殖员,主要负责日常巡查、设备监控与操作,1个人就可以管理三万只鸡。

干净整洁的四川圣罗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蛋鸡养殖场

  中游强链

  “精深加工+园区集聚”延伸价值链条

  鸡蛋的价值,远不止一枚生鲜产品。在盐亭,围绕一枚蛋进行的精深加工,正不断拉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在盐亭经开区食品产业园,鸾翔凤集食品公司的生产线昼夜运转。新鲜鸡蛋在这里变身为溏心蛋、液态蛋等深加工产品,日产能力达30吨。“深加工让鲜蛋附加值提升50%以上,有效抵御了市场波动风险。” 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更具规模的产业升级正在推进。在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标准化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钢结构车间内焊花闪烁,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地进行生产设备安装调试。

  盐亭县农旅公司现场代表陈鸿介绍,该园区总投资6.5亿元,由蛋品加工厂、鱼加工厂、适客食品、粮油加工四大核心项目组成。同时,还同步配套建设了绿色食品标准化厂房、智能仓储中心、食品检测实验室、应急配送中心和低温冷链储备库等一系列设施。截至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60%。

  作为盐亭县农业产业建圈强链的“旗舰工程”,该产业园创新性地构建了“农产品加工基地+冷链配送”体系,全面投运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地优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0%以上,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全县农户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全县22万亩优质油菜基地、3万亩大田作物、5000亩生态鱼塘及4000头猪和牛的规模养殖场协同发展。

  以打造“蛋鸡全产业链全国第一县”为目标,盐亭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已建成覆盖饲料生产、种鸡繁育、蛋鸡养殖、蛋品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县域蛋鸡产业体系,形成从种源到餐桌、年产值超50亿元的蛋鸡产业集群。

  下游拓市

  “品牌塑造+电商销售”实现市场突围

  好产品需要好品牌。盐亭深谙此道,倾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嫘之味”。“嫘之味”承载着盐亭作为黄帝元妃、蚕桑始祖嫘祖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更传递出绿色、生态、健康的现代农产品价值理念。为此,当地制定了严格的品牌准入和管理标准,只有符合生态养殖规范、通过多重质量检测的优质鸡蛋,才能使用“嫘之味”标识。

  “‘嫘之味’品牌就像一把保护伞,也是一块敲门砖。有了它,我们盐亭鸡蛋的口碑和议价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在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高端商超里,贴着‘嫘之味’标识的鸡蛋价格比普通蛋高出20%以上。”盐亭县农业农村局品牌建设负责人对记者说。

  电商的东风为盐亭鸡蛋插上了走向全国的翅膀。在黄甸镇电商孵化中心,养殖户王娟的直播间每晚准时开播。镜头前,她热情地展示着自家鸡场实时画面、新鲜鸡蛋以及用鸡蛋制作的美食,后台订单不断跳动。

  “以前鸡蛋主要卖给本地商户,价格被动。现在通过直播和电商平台,直接对接全国消费者,不仅销量翻了几番,利润也高了!” 王娟的笑容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为扩大销售渠道,黄甸镇积极孵化本土电商人才,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让“网线”直通“鸡舍”,鸡蛋从产地到餐桌的路径被极大地缩短和拓宽。通过开设直播课程,农户直接在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直销鸡蛋,2024年全县禽蛋电商交易额同比翻番,冷链物流枢纽新增 12条省际专线,鲜蛋48小时就可达北上广,损耗率从8%降至3%。

  从种源突破到市场突围,盐亭蛋鸡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曾祖代种鸡项目破解“卡脖子”难题,智能化养殖提升生产效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嫘之味”品牌打开溢价空间。一条“育繁养加销”全产业链条,让400万羽蛋鸡成为富民增收的“金凤凰”,为西部丘陵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盐亭方案”。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