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建圈强链·特色优势产业|“试”出产业新动能!绵阳这家中试平台为新能源汽车“强筋健骨”
发稿时间:2025-11-11 09:47   来源: 涪江观察
  摘要:11月7日,在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临精工”)的四川省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扭矩冲击实验室内,一枚齿轮齿轴正在试验台上高速运转。 试验工程师贾俊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这个实验要持续三天,完成六万次扭转冲击,通过这样的极限测试,产品才能进入制造阶段。”

   绵阳新闻网讯   11月7日,在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临精工”)的四川省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扭矩冲击实验室内,一枚齿轮齿轴正在试验台上高速运转。

  试验工程师贾俊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这个实验要持续三天,完成六万次扭转冲击,通过这样的极限测试,产品才能进入制造阶段。”

  这个看似普通的实验,正是富临精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中试研发平台” 的日常,每一个零部件都要经历这样的“千锤百炼”,才能装上飞驰的新能源汽车。

  作为连接实验室成果与量产车间的“桥梁”,这个刚获得市级认定的中试平台,正以精准测试和严苛验证,为绵阳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破解“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难题。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公司和绵阳产业链来说都是发展机遇。我们的中试平台,就是要把实验室里的创新想法,变成能稳定量产、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零部件。”平台负责人吕齐健介绍,平台涵盖了研发、试验、制造、检测等阶段,聚焦新能源动力驱动系统、智能悬架系统、冷却系统、热管理系统四大类产品。

  深耕行业多年,富临精工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面对技术难题,平台有套“组合拳”。“只要出现问题,就组建专题攻关小组,设计、工艺、试验、检测、生产人员‘一对一’对接,再用专业质量工具排查,把制造风险消灭在量产前。”吕齐健介绍道。

  目前,平台正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热管理系统总成,以及减速器、电子水泵、电磁阀等核心部件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每一个突破都要经过上百次实验验证。

  而作为绵阳“587?”重点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这个平台不仅服务企业内部,更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敞开大门,提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装配工艺开发、精密加工工艺开发、非标试验设备开发及试验检测服务。

  更重要的是,它搭建起了产学研用的“立交桥”。平台已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城市学院等高校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与中物院、长虹、九洲、绵阳计量测试等均有试验检测类技术合作,让平台的创新资源不断汇聚。同时,通过引入模拟仿真技术、精密测试设备和智能制造系统,持续优化中试流程。

  “我们定期举办技术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吕齐健表示,通过建立技术联盟、共享研发资源等方式,正在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

  本次获得市级中试平台认定,为平台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展望未来,平台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

  ●持续加大投入,购置高精度动态性能测试台、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等先进仪器;

  ●创新优化中试服务水平,引入模拟仿真技术、智能制造系统;

  ●逐步扩大平台规模,增加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等零部件的中试生产线。

  “聚焦齿轴、精密电磁阀等核心赛道,强化数字赋能,深化生态协同,力争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吕齐健表示,平台将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缩短成果转化周期、提高转化成功率,让更多“绵阳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走向全国,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推动绿色发展注入“绵阳力量”。

  记者:尹秦,王泽宇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