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绵阳科服空间”让科研成果加速“跑”向市场
发稿时间:2025-10-23 09:22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成都研发、绵阳转化,成都孵化、绵阳应用——

  “绵阳科服空间”让科研成果加速“跑”向市场
 

  近日,位于绵阳创新中心的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一间会议室内,基于全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芯片的智能装备研究团队技术负责人陈杰正在紧张地进行技术研讨。

  不久后,他们将搬“新”家。今年9月,挂牌入驻成都科创生态岛的“绵阳科服空间”,这个“创新前哨”不仅是一个办公场所,更是一场跨越地域界限的创新实践,让陈杰这样的科研团队能够借助成都与绵阳两地优势,实现创新效能最大化。

  “这里是我们的大本营,而成都的空间将是我们对接创新资源的‘桥头堡’。”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彤表示,这个正在筹建的空间承载着特殊使命,既要对接成都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又要服务绵阳坚实的产业基础,打造“成都研发、绵阳转化,成都孵化、绵阳应用”的协同创新格局。

  在刘彤的规划中,这个空间将发挥多重功能:孵化创新团队、促成科技成果对接交易、开展路演展示和招商引资,也将成为绵阳捕捉全球科技前沿趋势的“雷达站”,第一时间洞察新技术、新方向。同时,绵阳的企业可以在此发布技术需求,委托或联合成都的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而这场协同创新实验的核心,在于构建完整的创新链条——

  在前端,空间将作为“创新大脑”,深度对接成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资源;在中端,利用成都完善的科创服务体系,帮助项目实现“从1到10”的突破;在后端,绵阳则提供产业化的广阔天地,完成“从10到N”的跨越。

  “成都专注研发创新,绵阳提供应用场景,这样的分工协作能让企业创新成本更低、发展更好。”刘彤说,这种协同不仅有利于双方,对整个区域创新发展都具有示范意义。而两者的结合,更形成完整的创新闭环。

  从绵阳到成都的“加速度”,对于首批入驻“绵阳科服空间”的陈杰团队而言,这次搬迁也意味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团队专注于从芯片到中间解决方案到应用落地,‘绵阳科服空间’投入使用后,将能更好地帮我们对接场景需求、人才和市场。”陈杰表示,在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帮助下,团队已成功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已开始应用落地。

  当成都的智慧遇见绵阳的制造,当实验室的灵感碰撞产业的需求,这个即将启用的空间,正在打造技术交易、资本对接、政策服务的全链条体系。它不仅是展示窗口,更将成为资源枢纽,让创新要素在成绵之间自由流动。(记者 尹秦 宋德平 见习记者 刘燚 实习生 李书仪)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