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绵阳推出房产项目误差容错机制
发稿时间:2025-10-23 09:14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为项目落地投运送上“定心丸”

  我市推出房产项目误差容错机制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绵阳市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及土地核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正式印发。《管理办法》不仅创新推出房产项目误差容错机制,整合了验收清单,还进一步规范了规划核实和土地核验的内容、程序、标准、分类处置方式,精简了审批流程,为项目落地投运送上“定心丸”,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

  《管理办法》的出炉,多方倾听了企业的声音。在今年5月19日召开的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基础上,结合去年出台的《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版)》,对验收管理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既呼应了《行政处罚法》中“轻微违法免罚”的精神,也契合“放管服”改革中“一次申请、一次告知、一次办理”的要求。

  企业最关心的“容错机制”也有了明确说法。据介绍,《管理办法》规划核实在规划许可的基础上,明确了相应的施工误差和测绘误差。根据项目规模不同,最大允许不超过500平方米的计容面积误差。误差范围内的项目可不予处罚,补缴相应土地出让金即可通过规划核实。

  不仅如此,《管理办法》把规划核实和土地核验的内容“打包”整合,确保规划土地核实与规划条件、许可内容一致。把原来零散的核实指标,归纳成3大类、22小类,实现“一本清单清晰管理”。

  《管理办法》还创新推出“六类处置法”,包括为与施工图一致直接核实合格、公示无异议后核实合格、整改完成后核实合格、规划变更后核实合格、依法移交查处、涉公共利益按现状验收六种处置模式。通过精准匹配,项目验收管理的每种情形都明确了相应的处置方式和流程,杜绝了议而不决的情况发生,规划验收不“兜圈子”,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审批环节也在“瘦身健体”。《管理办法》取消了社区用房、幼儿园移交协议等非必要的前置要件,规划核实和土地核验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减少至5个工作日,降幅高达75%,真金白银为企业降成本,为市场添活力。

  “此次规划核实和土地核验的制度更新,将瞄准解决过去竣工规划核实‘误差不包容、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等难题,精准打通堵点,为项目高效落地投运提供制度保障。”市自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完善各项政策,推动规划全要素从“编制—审批—实施”到“验收”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全面提升建设规划管理质效。(李安民 记者 兰建春)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