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北川
【北川】“四好农村路”畅通乡村振兴“快车道”
发稿时间:2023-09-04 09:2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347国道曲山至茂县段,原来几处灾害易发段安装了抗滑桩,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路况得到极大提升;新修复的墩青路全程草油路面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山区观光;持续提升的石椅羌寨乡村公路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纽带……日前,记者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沿途看到,所到之处交通大为改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原标题:完善基础设施 优化路网结构

  北川:“四好农村路”畅通乡村振兴“快车道”

  347国道曲山至茂县段,原来几处灾害易发段安装了抗滑桩,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路况得到极大提升;新修复的墩青路全程草油路面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山区观光;持续提升的石椅羌寨乡村公路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纽带……日前,记者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沿途看到,所到之处交通大为改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北川地处龙门山构造带,地形复杂,地质松散,农村道路建设、维护难度大。为确保群众出行通畅,近年来,北川坚持以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引领,攻坚克难,顶压前行,全力推进全县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实施交通设施建设攻坚行动,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农村公路从窄变宽、旅游环线由畅到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路畅业兴

  1持续提升品质 铺就发展“高速路”

  国道347是一条连接绵阳与阿坝州的重要通道,穿越龙门山地质复杂区,受地质灾害影响,常常出现滑坡、塌方等现象,导致出行受阻。今年8月,记者行走在这条路上看到,原来的滑坡路段已消除,部分灾害频发段进行了改道,特别是全长9.504公里的唐家山隧道群整治工程完成后,北川关内10万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提高。

  过去,从片口到墩上的道路颠簸崎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群众出行的真实写照。特别是每年汛期,塌方断道问题突出,群众出行受阻,农产品常常面临运不出的难题。前不久,省道216线墩上至青片灾毁修复整治工程顺利竣工,一条平整、宽敞的沥青路在大山间蜿蜒延伸。

  禹里到片口道路是北部山区的生命通道,随着道路建设的推进,禹里到开坪已完成修复,开坪经过小坝到片口,再到松潘白羊乡交界处的路段正在紧张施工中,主要对沿线地质灾害段进行处置,拆除原石拱桥重建,并对路面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正在进行路面铺设。

  片口乡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场镇,被誉为“小成都”,道路改善后将极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青片乡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厚,依托交通带来的便利,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近年来,北川将改善公路出行环境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恢复提升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构建起内联外畅、四向通达的交通网络,铺就北川发展“高速路”。

开坪到片口道路紧张施工

  2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四好农村路”

  过去的石椅村,交通条件非常落后,近年来,在交通攻坚行动的促进下,道路条件逐渐提高。2019年,全长7.268公里的曲山镇石椅村至杨柳坪村公路开工,道路起于曲桂路曲山镇凉风垭,经景家、龙吟寺连接石椅村,2020年,随着石椅村至杨柳坪村公路的建成投用,石椅村步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枇杷、茶叶等特色产品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运输成本大为降低,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大批游客纷纷到石椅村体验羌族文化、欣赏自然景观。

  近年来,北川进一步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将全县划为4个乡镇级片区和39个村级片区,围绕乡村振兴和片区发展总目标,以完善骨干路网、优化内部路网、推进农村公路为基础,规划道路(项目)32条,合计442.7公里。截至目前,全县通车总里程达3610公里(含通组入户道路),其中村道通车里程3028公里,建制村通村硬化率达100%,通组硬化率达98%,入户硬化率达95%,客车覆盖率达100%。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北川农村公路纵横交错,乡镇级、村级道路星罗密布,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初步形成,美丽乡村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珠成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山区道路

  3交旅融合发展 打造精品旅游线

  穿过北川地震遗址,沿省道105线经陈家坝再到桂溪镇,这条全长35公里的公路串起多个旅游景点,沿途15个重要节点整体打造后,沿线风貌得到极大提升,丰富了禹羌特色,又为北川增加了一条美丽的乡村自驾线路。

  在实施北川地震遗址连接公路和北川X119开剑路禹里至开坪段改建工程中,北川对沿线重要旅游景点进行了整体打造,风景更加优美、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羌族元素更加丰富,使其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北川加快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按照“以路为媒、以路促游、以路富民”工作思路,推动“快旅慢游”,助力经济发展。在项目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绿色、路景交融、融产入路”的理念,充分利用公路沿线乡镇地域特色、自然禀赋,对公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及景观小品打造,重点突出特色、就地取材、自然和谐,用有限的资金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结合大九寨精品旅游环线打造,将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按照“路旅融合”“一路一景”的方式,打造成集景观、环境、人文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示范路、乡村振兴“样板路”,不断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4优化路网结构 构建立体交通网

  “公路里程由短变长,服务群众能力大幅提升,道路通村、到组、进户。”北川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川现已建成49公里幸福美丽乡村路,溜索改桥及铁索桥改公路桥13座,便民小农客车全域覆盖,解决了农村群众从村到镇的交通难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九绵高速、省道S313即将竣工,省道S107货运改线有序推进,小桃路黑化、青片乡段改建等即将开工,盐茂高速、安北高速、石椅隧道已启动前期工作……近年来,北川县委、县政府坚持战略性和长远性思维,以“大交通”构建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基本框架,以《“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为纲要,围绕建成“外联内畅、公铁联运、空地一体”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总目标,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推动盐茂高速、安北高速迈入实质阶段,调整省道S216、S313线路走向,形成省道S216从松潘白羊经片口至小坝、禹擂路南华段至安州千佛镇,省道S313从桂溪垭上经都贯至小坝大包、马槽青片乡至茂县界的省道路网体系,全县115个交通项目进入省规划库,新增入库幸福美丽乡村路105公里,新增农村公路路网里程27公里,全县通车总里程达3610公里。(张延 周雪梅 绵报融媒记者 胥江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