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列表
     □孙效东(绵阳)   浏览网页,看见远方朋友拍摄的雪景照片,不由得一阵感慨,甚至用羡慕加嫉妒的口吻调侃道,我不见雪已经好多年。的确如此,在我的记忆中,最近一次下雪还是好几年前的事。   俗话道:瑞雪兆丰年。记得年少的时候,冬天下雪就犹如地里的麦.. [详情]
     □杨力(金堂)   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北小年,每到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忙年”了。“忙年”是春节的年前习俗,而小年是年前习俗的开始,民谚“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子”,就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扫尘迎接过年。   小时候.. [详情]
     □李勇鸿(成都)   进入腊月,梦里全是老家的场景。那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那童年生活成长的小院,还有父母在岁月中渐渐老去的身影。夜半醒来,身仍处异乡,家还在远方,于是,每天都想收拾好行囊,匆匆踏上归家的旅途。   家是一个心之所向,情至所归的地.. [详情]
     (组诗)   □郭明金(绵阳)   炊烟之旗   翻开腊月的封面   能看见飘着各种有味的旗帜   藏着乡下人赶大场的焦虑   猫着身子在挑选   昂首挺胸的讨价还价   心上都揣一个不用说出口的私密   买年货讨吉利尽量大方.. [详情]
     □马培松(绵阳)   诗是什么?诗是诗人对俗世生活的会心一笑,或者幡然领悟。   雍明远的第四本诗集的打印稿,现在就放在我的案头,厚厚的一大本,像他的人一样敦厚、踏实。一个诗人的创作,有他自身的文学准备期、初始期、旺盛期和完成期。当然,完成期.. [详情]
     □周云海(上海)   自从夕阳年重拾青春心缘,又迷上写诗作文后,我结缘了一批文学同好。与本地文友不仅在网上微信互动交流,也时而在线下交往畅叙,写文投稿,让我的朋友圈半径不受限制地增长。我的微信上,除了许多本地文友,还有一些外地文友,不管是山高水长.. [详情]
     □汤飞(绵阳)   出了家门左转,不足五十米外便是公路,沿着它转过几道弯、爬过几次坡,从垭口下几次坡、转几道弯,尽管柏树林遮挡了视线,但大客车那高亢、绵远的独特喇叭声清晰可闻——我们早已能分辨,它的叫声跟面包车、三轮车等大不一样,好比不.. [详情]
     □钟小琴(绵阳)   吴家镇位于绵阳市城南,从御营坝出发,顺着宽阔的绵(阳)中(江)公路行驶,十来分钟就到吴家镇木龙河了。   吴家镇路口有一座桥,叫“木龙河桥”。顺桥西侧下去,走上1分钟,就到了木龙河畔。河岸修了红色方砖绿道,我的右.. [详情]
     □宋恕(绵阳)   谚语曰:“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随着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和小区毗邻的农贸市场上,各种萝卜争相上市。万物萧瑟的冬天,竟有如此琳琅满目的萝卜可吃,实在是绵阳人的口福。   我的家乡平武是川西北的山区县份,.. [详情]
     □陈邦林(绵阳)   细雨慢煎一湖秋   火微了,水蒸腾了,云蒸腾了   那些菊花也跟着凑热闹   可以说,秋草,芦苇,青荇都入了药   就连南归的雁阵,正在跌落   悲鸣于湖面拉出弧形   如咕噜,如生命的下半场气若游丝,挣扎.. [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84 / 33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