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列表
   作为绵阳最独特的一段文化与历史符号,跃进路上四厂两院的一切都带有特殊印记,不管是火红岁月里忙着生产建设的生产故事,还是关于职工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琐事。近日,记者继续走进跃进路,采访四厂两院的老职工,听他们讲述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些关爱职工的食堂温暖记忆.. [详情]
   在绵阳的中学教育历程中,南山中学高66级是具有明显特点的一届。它最初叫“大改班”,事情也就从这里说起。 [详情]
     郭平(绵阳)   从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1年3月,江油县城设于今武都镇。中坝场是涪江水码头的上游极限点,自清雍正九年即在这里设有巡检司,是闻名全川的商贸重镇,其繁华程度超过普通县城。繁华归繁华,一个乡场,却拥有与县城.. [详情]
   6月4日,雨。天气难得凉爽,城区一家女红馆并未因此冷清,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20余名市民穿针引线,感受着传统女红的魅力。 [详情]
   草编,是民间广为流行的手工艺,编制手法多样,产品形态也极为丰富,赵群珍的涪城鲜草编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6月被公布为涪城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详情]
   在《绵阳市志》中,对于人行天桥有着这样的描述:位于城区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处或繁华街道过街处。虽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已充分说明人行天桥的位置和重要性。 [详情]
   梳子,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小物件。如今,人们使用的梳子款式多样、材质各异。然而,在江油市西环线中段的公路边,一间不起眼的工作室里制作出的黄杨木梳不仅被列为江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悄然走俏海内外。 [详情]
     梁先锐(游仙)   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了,在一所公立学校读书,学校不提供午餐。我与妻子分别在这座城市的最南边与最北边的两个单位工作,属于典型的早出晚归人群。今年春节后,儿子的爷爷做了一个小手术,一直照顾他的爷爷婆婆便回乡下调养去了,如此,儿子的.. [详情]
     陈震廷(涪城)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金孔中学,是所高完中。在盐亭县远近闻名,仅次于县城盐亭中学。一九八四年,初中毕业的我们成绩本身挺不错,但中考名额有限,这样那样原因没考上中师中专。带着几分失意,一群有志青年齐聚金孔中学。然而一入学,便被崭新的高.. [详情]
     张开平(平武)   二楞当初才会骑自行车,家里没钱买,他舅舅家有一辆,他没事就去舅家把车推出来,在崎岖的公路上骑一转。他舅母铁青的脸色他也装着没看见。二楞的舅把车保护得很好,脚踏板都是用布包着的,骑一个小时要擦拭三个半小时。   有一天逢集,.. [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326 / 339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