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列表
     ■谢德常   我家在秦岭以南,有幸娶了三秦故地雍城之女为妻。   妻中等偏上身材,在南方人眼里还算是个儿高挑。夏天爱穿一件月白色短袖的确良衬衣,更显苗条。皮肤不算很白皙,丹凤眼总是羞涩怕光,头上梳了两个齐肩的短辫子。   四十年前,我从渡口.. [详情]
     母广元近照   一身羌族服装,镜片下面的双眼随时都是笑眯眯的,一谈起羌族文化,他可以一口气说上几个小时不歇气,内容还没有重复的。   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母广元,被称为“北川羌族文化的活字典.. [详情]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年少读私塾,爱上写毛笔字,通过刻苦学习、执着追求,从业余书法爱好者达到专业水平,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对于83岁的老人王佐来说,书法是一生的挚爱与陪伴。如今已耄耋之年,老人仍笔耕不辍,在其毕生挚爱的书法艺术中,老有所为.. [详情]
     □陈奎(绵阳)   40多年前,绵阳是一座不太出名的内地城市,城区人口不多,面积也不大,城内的交通除步行外,靠的是马拉大板车和三轮黄包车。改革开放后,百废俱兴,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979年的5月,当第一辆公共汽车从绵阳老火车站驶向红星楼时,迎来了无.. [详情]
     ——马平作品《山谷芬芳》和《香车》读后   □ 宋长丰(绵阳)   夜已深了,成绵高速上汽车的轰鸣不舍昼夜,时而还有路旁高铁的伴奏,疾驰的司机师傅因路边施工导致偶尔速度的放缓。看不见夜空中星星有多少,也听   不见窗外的嘈杂。因为.. [详情]
     □侯为标(德阳)   去罗江的次数不算多,每次去的时候,文友们围炉微醺、吟诗作赋在文字里百转千回的痴迷情景,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置身其中,不知今夕是何夕,差不多每次都是摇摇晃晃回到家里,第二天醒来时,心里仍觉得意犹未尽,不禁心向往之,可以说,罗江还真.. [详情]
     □ 何桦(绵阳)   寻一个安静、晴朗的早晨,踏上老家的小路,去看看老家的秋色。   这是一条充满老家气息的小路。这条小路是老家人用双脚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细细品味,隐约还能嗅到泥土中散发着的老家人的味道。   小路的位置很隐蔽,如果不仔.. [详情]
     □吴险峰(绵阳)   站在天宝山下陇西院旁   站在青莲渡口   站在磨针溪边   仰望夜空寻找盛唐   那柄剑、那杯酒、那轮月   那颗名叫太白的星   太白遗风   为什么要憔悴呢   诗不是苦吟出来的   诗是奇.. [详情]
     □王文苑(绵阳)   钟声猛地敲响冬天   终于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我看到了银杏舞蹈般飘落   满地黄花堆积   看到了夜晚灯光下纷飞的细雨   那是我们约定   一起要看白雪呀   一条曲折细长的柏油路   全都是陌生.. [详情]
     □王培芳(北川)   文旅资源普查   陪星伴月常伏案,问禹询羌暑与寒。才到云端尝野果,又来林下饮甘泉。妹儿累坏心头苦,小弟忙晕梦里甜。眠雾难藏山中宝,天织蜀绣美无边。   羌城永昌   金乌玉兔两轮勤,林茂河清业态新。笛动羌红歌伴舞,.. [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171 / 339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