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郑海(重庆)   午夜的梦境   是那深旧木巷和条石院坝   黑泥瓦里飘出的炊烟   渐渐笼罩竹林中央的小村庄   天刚微微亮   外婆提着熟食向猪圈走去   石槽里传来咚咚的声音   外公牵着老黄牛   寻找青草茂密的..[详情]
     □胡代林(中江)   夏日   被布谷唱得   忙忙碌碌   插秧刈麦   庄稼人   醉在麦香里   一塌糊涂   在田垄里   东一脚   西一脚   麦子   上苍遗落的麦粒   如今   长在麦秆上 ..[详情]
          《天露湾》陈应松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天露湾》是当下主题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代背景,书写了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了当代乡村的巨变。   荆州天..[详情]
          6月30日,观众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参观。   当日,全国“百福百印”福建“福”文化篆刻艺术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举行,百件福字印屏和百方寿山石福字篆刻艺术作品亮相。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详情]
  近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在浙江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展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编纂的一套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自2005年启动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详情]
     多措并举促进市场加快恢复、行业健康发展   6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市场管理司副司长庄志强分别介绍了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文化和旅游行业助..[详情]
     日前,文旅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前所未有的合力统筹部署推进传统工艺发展,既是对“十三五”时期“传统工艺振兴”部署的进一步深化,更是对“十四五”时期“高质量..[详情]
     新华社石家庄6月29日电(记者高博)记者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邯郸赵窑遗址发现了商代火炕,这一发现将我国使用火炕的历史从西汉提前到了商代。   “火炕是我国北方居民的取暖设施,此前我国有关火炕的最早记录是2006年在保定徐水东黑山..[详情]
     2021年3月,中华书局约我写一本科学系统反映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研究成果的大众普及读物。经仔细考虑,我决定从解读三星堆入手,通过三星堆物质文化分析古蜀文明特点,阐释三星堆与中原乃至域外文明的关系。   《发现三星堆》一书沿着三条线索展开。一是沿着古代文..[详情]
  6月28日,由接力出版社主办的“成长路上多磨砺——‘手斧男孩’系列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围绕议题“如何缓解教育焦虑,让家长既能‘放手’又能放心?——少年冒险小说‘手斧男孩’系列带来的启示”,从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等层面进行了研讨。[详情]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25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分为5个单元,横跨叙利亚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希腊、罗马等时代,描绘了长..[详情]
     新华社圣彼得堡6月26日电(记者鲁金博)2022年“民相亲,心相通”中华文化进社区活动2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央公共图书馆举办,近百名当地居民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由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主办,俄中文化交流协会承办。活动中,圣彼得堡汉学家科尔尼里..[详情]
          6月26日,艺术家刘占强在工作室内创作油画作品。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东达沟村以艺术助力乡村发展,规划建设了东达山艺术区,打造集绘画、书法、雕塑等为一体的文化区域,吸引艺术家前来入驻,并成功举办多次文化艺术节、非物..[详情]
  第2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和第15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比利时预赛26日在布鲁塞尔孔子学院举行。[详情]
     文学评论的价值在于观点,文学评论应该就作品的艺术水平实事求是地提出表扬或批评,对不好的文艺现象、创作导向要表明立场,不能被人情、市场所裹挟。如今有不少人在问,文学评论的锋芒去哪了?     文学评论是架设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之间的桥梁,一..[详情]
     近日,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推出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正式上线。短视频每集两三分钟,由专家学者讲解、诵读唐诗,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诗歌,感悟古典文化之美。该项目由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领衔,多名专家学者参与录制。   近年来,诗词相..[详情]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更融合 更智能——教育部推出31个本科新专业折射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   新华社记者   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和家长进入志愿填报时刻。今年,31个本科新专业首次正式招生。新专业“新”在哪?“推陈出..[详情]
          记者6月2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科学安排学生暑期学习生活,科学合理布置暑假书面作业,严格控制暑假书面作业总量,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详情]
  为期5天的第11届世界城市论坛27日在波兰南部城市卡托维兹开幕。[详情]
     新华社郑州6月26日电(记者桂娟、袁月明)围沟圈起数百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宏大的祭祀遗存“墠”位居其间,人牲、牺牲、礼器等被分门别类置于台上……在25日召开的“2022夏文化论坛”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介绍了河南禹州..[详情]
      首届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影像节”全球展映活动21日开幕,并在北京举行了启动仪式。影像节期间,超过50部由总台CGTN出品的英、西、法、阿、俄五种语言的优秀纪录片和专题片,包括多部获奖作品,将陆续通过全球百家媒体和..[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一纲领性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指明了新时代美育工作的神圣使命、重要途径与根本原则。秉承这一思想,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和人民出版..[详情]
     新华社洛美6月23日电(记者田耘)第2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多哥赛区决赛23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中国驻多哥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源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出席并致辞。   来自洛美大学孔子学院的6名大学生入围本次决赛,比赛内容包括“..[详情]
  高考志愿填报季到了,对不少同学和家长来说,选专业并非易事。为此,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联合9家全国性行业协(学)会、10家高校,共同打造2022高招季“院士说专业”系列节目。大学专业怎么选,院士帮你来支招!11位院士轮番登场,..[详情]
     新华社布达佩斯6月22日电(记者陈浩)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5周年庆典21日晚在布达佩斯举行,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副部长维塔约什·埃斯特和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临时代办刘波等近百人出席。   维塔约什·埃斯特表示,罗兰大学孔子学院获得示范孔子..[详情]
     继斩获茅盾文学奖的《人世间》之后,今年年初,著名作家梁晓声又推出长篇新作《中文桃李》(作家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小说以80后大学生求学、工作为线索,围绕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展开叙事。小说出版之后,获得广泛关注。   《中文桃李》是一部可..[详情]
     今年,正值“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五周年。2007年1月,“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在当年的5月25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挂牌成立。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详情]
  第2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多哥赛区决赛23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中国驻多哥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源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出席并致辞。 [详情]
     在以“记录时代变迁,讲述中国故事”为主旨的2020年度“中国好书”33种获奖图书中,晨飒的长篇小说《重卡雄风》是其中唯一的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我想这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是网络文学的代表,更是由于其现实工业题材的相对稀缺之使然,且还在与众多现..[详情]
     新华社马耳他卡尔卡拉6月22日电 通讯:彩鸢架起中马友谊桥梁——记马耳他第四届“中国风筝节”   新华社记者陈文仙   夏风起,彩鸢飞。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仰望着飞舞在蔚蓝天空中的风筝,孩子们手持长线来回奔跑…… ..[详情]
     波罗粽“包”的是习俗,“吃”的是乡愁。日前,2022年“向美而行”广州市公共文化产品配送启动仪式暨“‘我们的节日’——‘粽’情端午”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琶洲建设者之家举办。广州市级非遗..[详情]
     '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登上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的越王楼,看舞韵惊鸿、听曲奏韶华,才子佳人齐聚一堂的名楼盛宴,有说不尽的盛唐传奇,演不完的千古佳话……6月18日,大型实景沉浸式戏剧《名楼盛宴》在越王楼首演。 ..[详情]
  2022年6月20日晚,由甘孜州委宣传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甘孜州委统战部、甘孜州八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绵阳剧作家、导演唐虎编导,绵阳演员胡皓鑫、梁冰川领衔主演的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剧目——大型情景话剧《其美多吉》全国巡演绵阳站在虹..[详情]
     古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丰富的古籍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古籍的用词、篇章结构、文献类别等会产生新的看法而进行修订,还会出现增删、改写、重写的情况。这反映了学术观点或文化观念的变化。人们在考古中新发现的丰富文献,例如佚..[详情]
     新华社南京6月21日电(记者朱筱、王珏玢)《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21日17点14分迎来夏至节气。作为“二分二至”节气之一,夏至在天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恪遵宪度抄本》上的说法:“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详情]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吃饱穿暖,自然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古典诗词以短小的形态、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性、动情的内涵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最近,抖音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古诗词短视频在抖音上累计播放量达178亿,同比增长168%..[详情]
     “真的太激动了!我和孩子都是秦腔爱好者。这次艺术节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得到了文化惠民的实惠,也真正体会到这是人民的节日。”家住陕西省西安市西一路的戏迷刘小平开心地说。   作为国内高规格的秦腔艺术盛会,6月13日至24日,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详情]
     这些带有生命体温的山草、菜蔬与嘉禾的记忆,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都是作家生命成长的足迹与见证。大道至简,终归朴素。   读罢储劲松散文集《草木朴素》,忽然想起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句话来。草木也是心头..[详情]
     赵元任先生,老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是中国学者全面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言并取得世界性声誉的第一人。同时,他也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和大师,他的音乐作品把中国传统和现代音乐作了创造性的融合,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详情]
  “夏至占据几个‘之最’?”“每年的夏至一定都是在6月21日吗?”“哪些成语和夏至有关?”……夏至即至,当你吹着空调、扇着扇子、吃着冰棍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详情]
     新华社华沙6月20日电(记者张章 陈琛)中国作家刘震云20日携其两部作品《我不是潘金莲》《我叫刘跃进》的波兰语版与波兰读者“云见面”,并与当地嘉宾交流了各自对中国文学的看法和理解。   本次活动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与波兰马尔沙维克出..[详情]
     新华社巴黎6月19日电(记者陈晨)“中华风韵”交响音乐会19日晚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剧院奏响,为当地观众献上一场“中法合璧”的音乐盛宴。   当晚,创立于1873年的法国科隆乐团担纲此次“中华风韵”音乐会演奏,中法艺术家联袂献艺..[详情]
     新华社天津6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北京时间6月21日17时14分将迎来夏至节气,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意味着高温的炙烤开始。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每年公历6月20日至22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90度..[详情]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题:人民的剧院,艺术的剧院——北京人艺70年的坚守   新华社记者白瀛、王鹏   “北京人艺的作品一直与人民的情感紧密相连”;“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是中国现代话剧建立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希望..[详情]
     新华社台北6月18日电(记者岳夕彤、齐湘辉)18日,“临古开新 共书辉煌——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在台北开幕,展出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历代名碑拓本和征集自两岸各界的优秀书法作品。炎炎夏日,市民和书法爱好者穿梭在“笔墨森林”里,..[详情]
  绶带鸟因拖着的长尾形似绶带而得名,又因形似传说中的凤凰被誉为“林中仙子”。近日,有着“林中仙子”美誉的绶带鸟出现在江油市李白纪念馆筑巢孵化,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拍下它的倩影。 [详情]
     □蒋蓝(四川)   最近,读成都作家许永强新鲜出炉的《诗蜀——入蜀诗人的心灵解码》(以下简称“《诗蜀》”),他从心灵解码的视角书写大量入蜀诗人的历史故事,可谓填补了唐朝入蜀诗人专书出版的一个空白。   “自古诗人皆入蜀..[详情]
     □王忠堂(四川)   离开家乡距今已经39个年头了,故乡给我的印象除了连绵无垠、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就是二叔那平凡朴实的面庞。   我的老家在陇东平凉,父辈共兄弟八人,父亲排行老大。从我记事起,二叔就是个谜:极少回家,言谈很少。慢慢从爷爷口中得知..[详情]
     □汤飞(绵阳)   一座城市,通常既有商品琳琅满目的时尚购物广场,也有供市民游乐的休闲广场。好像人民公园、建设街、解放街等地名常见“同款”,假如在其它地方遇见了同名的五一广场,亦无需惊讶。一样的名号,别样的景致。   中国科技城绵阳的..[详情]
     □李勇鸿(成都)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个夏天的夜晚,月光很明很亮,照亮了村子通往镇上的山路,也照亮了父亲。那夜,一路上,我每次抬起头,月光都在父亲肩膀上跳动着,闪着银色的光亮,我不停喊着:“爸,歇歇吧”。父亲却头也不回地继续拉着架..[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52/65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