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科技赋能双拥路 涪江激荡鱼水情
发稿时间:2025-07-31 08:45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科技赋能双拥路 涪江激荡鱼水情

  ——绵阳以高质量双拥工作书写军民融合新篇

绵阳开展致敬“最可爱的人”公益主题活动



  滔滔涪江奔涌,军民鱼水情浓;熠熠科技城辉,双拥之花绚烂。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重要国防军工与科研生产基地,“两弹一星”精神重要发源地、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区域,亦是革命老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优抚大市,绵阳连续四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八届获评“四川省双拥模范城”。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见证了历史沧桑,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与双拥传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理念深植人心、底蕴绵长。

  深化科技拥军

  筑牢国防建设保障根基

  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中,深化科技拥军已成为推动国防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始终把服务“国之大者”、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依托科技禀赋,绵阳持续拓展双拥工作的维度、深度与精度,以科技创新为国防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建设军供站皂角铺分站等重大项目,成立“军供社会化保障联合体”;打造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等国防科工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军地战略布局、资源、力量的一体运用;积极推进科技转化应用,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等先进经验已推向全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为国防事业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实践证明,绵阳深化科技拥军的探索与创新,有效提升了国防建设保障能力,推动了军政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细化服务保障

  提升退役军人尊崇成色

  优抚安置与服务保障是双拥工作的两大基石。将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当亲人,把他们的事当自家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心坎上,是绵阳矢志不渝的坚持。

  在退役军人安置方面,用心解决“三后”问题。鲜明“功绩制”导向,坚持安置待遇与服役贡献相匹配,妥善安置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及随军家属,实现就业安置率100%、家属满意率100%。

  不仅如此,绵阳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切实解决官兵后顾之忧。承接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市级统筹、市内异地”、退役军人跨区域培训先行区建设、“兵教师”等省级试点,搭建“一核两翼多点”线下服务平台,建立省级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业园,成立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院。

  此外,绵阳成立全省首个“老兵律师”法律服务团,构建起“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老兵律师’志愿服务队”“两站一队”退役军人法律服务新格局,持续提升军人军属的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崇军氛围

  凝聚双拥共建社会合力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拥军就是筑长城,爱军就是爱国防……”近年来,绵阳以提高全民双拥意识和国防意识为出发点,营造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关心国防、热爱军队的浓厚氛围。

  加强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坚持在重大节日走访慰问驻绵部队、开展党政领导过军事日活动;深入开展送立功喜报、入伍退伍迎送、“双拥在基层”“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等活动;发布《绵阳市优待项目清单(2025年版)》,涵盖文旅、交通、金融、医疗等8个领域共954项;启动2025年巡回医疗服务活动,为退役军人和军属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唱响尊崇“最强音”,广泛宣传双拥模范、先进典型,深化“城舰共建”,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关爱功臣·戎耀绵阳”等活动;同时,大力弘扬英烈精神,着力推动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成立市、县两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6个,开展“致敬英烈·情系烈属”走访慰问烈士家属活动,常态化推进烈士寻亲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拥军工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整合社会资源,指导成立绵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爱国拥军事业发展基金和绵阳红星退役军人社会化服务中心,组建“拥军汇”健康医疗团,构建起党政齐抓共管、军地联建联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双拥”格局。

  春秋代序,不变的是殷殷助军拥军之情;四季更迭,沉淀的是融融军民携手征程。如今,在绵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之花已融入城乡每一寸肌理,凝结成军地共建的丰硕成果,见证着军民携手的坚实步伐,培育出爱国拥军的薪火传承。(记者 郑金容 安峥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