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绞股蓝绘就丰收画卷 药材种出好“钱”景
发稿时间:2025-07-29 08:33   来源: 绵阳日报

村民在绞股蓝种植基地劳作

   绵阳新闻网讯   盛夏时节,安州区黄土镇莲花村70余亩林地浓绿尽染,绞股蓝藤蔓交织,生机勃发,预计下月迎来首次丰收。谁能想到,这片去年仍杂草丛生的坡地,如今已成为黄土镇的绞股蓝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乡村振兴写下新注脚。

  近日,记者走进绞股蓝种植基地,20余名工人正分工作业:除草、调阀、开管,细密的水溶肥雾均匀喷洒,晶莹的水珠缀满绞股蓝叶面。据了解,绞股蓝鲜藤与干藤折算比例约为7∶1;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亩均产值可达1.5万至2.5万元。为了让产量和品质持续稳定,基地针对绞股蓝喜阴、需水又怕涝的特性,创新“玉米—油茶—绞股蓝”立体套种模式。

  基地负责人代文表示,绞股蓝喜阴,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套种的玉米和油茶不仅能给绞股蓝提供较为阴凉的生长环境,还能带来收益。玉米收割之后,玉米秆还能做成肥料回归土地,为绞股蓝带去营养。通过立体种植,基地在破解遮荫难题的同时实现“一地三收”。

  “去年我们和上海一家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代文告诉记者,“订单农业”不愁销路,所以计划扩大规模。“黄土镇这边的土质、气候比较适合绞股蓝生长,目前我们已经和几家种植户协商好,面积大约2000亩,今年之内就会承包下来。”代文说。

  据介绍,基地扩大规模后,2000亩绞股蓝预计一个周期年均干藤产量可达1000吨,产值约1500万元;三年根茎产量2000吨,保底产值1亿元。订单驱动与技术创新双轨并行,黄土镇2000亩绞股蓝产业版图正加速成型,为乡村铺就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杨宸羽  刘雨微  记者  安峥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