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唐甜 刘凤君 朱博文
七月的绵阳,骄阳似火,创新热潮勃发奔涌。
7月23日,2025绵阳统一战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中国科技城隆重举行。民主党派、商协会、港澳台侨等领域嘉宾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谋创新之策、共商合作之举。
此次活动共促成项目31个,金额114亿元,其中17个科技产业项目实现现场签约。这场以“统一战线+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大会,不仅展现了绵阳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更彰显了统一战线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为绵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场内,一组组数据格外醒目。20家国家级国防科研院所、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9名两院院士、7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5所高等院校、15家三甲医院、93.5万人才总量、3852.6亿元规上工业产值……正是这些数字勾勒出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突出的科技创新、产业支撑和环境承载优势。
会场外,科技成果展示熠熠生辉。麦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的纳米超双疏与超亲水材料吸引众多嘉宾目光,“绵阳不仅是四川电子信息业的核心承载地,更以智能制造为支点撬动全链条升级。这种‘智造士壤’正好为新材料应用提供了规模化的验证场景——超疏水、自修复涂料可在其智能产线中实现高效涂装与性能测试,加速技术迭代。”作为长期在绵阳深耕发展的企业,民进会员、该公司董事长闫辉深刻感受到了这片热土的勃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不远处,绵阳科技城新区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展示着其自主研发的稀土负氧离子隔热膜、超亲水长涂层、自灭火材料等产品,“我们有十几项专利已经在陆续进行成果转化,目前有了一些很好的应用。” 九三学社社员、绵阳科技城新区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谦对研究院在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硬科技”到“黑科技”,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统一战线成员的创新成果成为绵阳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签约台上,新能源、核医疗、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17个项目悉数签约,统一战线在产业链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愈发凸显。
人民控股集团携手江油市、绵阳移动分公司签约总投资14亿元的智算中心和新型储能项目,标志着这家世界机械 500 强、中国500强企业正式布局绵阳。“选择绵阳,我们深思熟虑,这里是中国唯一科技城,政策环境好、资源环境好、人文环境好。”人民控股集团总经理曹宇峰感慨道:“投资绵阳,就是投资中国创新的未来,扎根科技城,必将为我们集团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大会落幕,征程再启。在这场向“新”而行的征程中,统一战线既是“同行者”,更是“加速器”。当创新共识凝聚成发展合力,绵阳这片创新“热土”发展“沃土”的未来,必将书写更多“从0到1”的传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