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绵阳造出质谱仪“心脏” 突破国产化率5%瓶颈
发稿时间:2025-07-15 09:04   来源: 绵阳日报

  技师正在操作机器对极杆进行超精密加工

  四极质量分析器

  □刘雨微 记者 安峥 文/图

  质谱仪是“科学之眼”,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卫生等多个领域,质量分析器就是质谱仪的“心脏”,绵阳企业——四川瑞莱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莱斯”)以创新为“矛”,加大研发,成功闯过质量分析器超高精度、极端稳定、可控成本这三道“关卡”,以国产“心脏”,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5%的局面。

  质谱仪的检测精度、分辨率和灵敏度高不高,质量分析器是关键。那么,这颗“心脏”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日前,记者走进国内质量分析器最大的生产企业——瑞莱斯,跟随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舒行军一起了解这颗“心脏”的前世今生。

  在用于磨削极杆的超高精度磨床旁,舒行军仔细检查了设备工作情况。质量分析器的零部件对精度要求极高,这根看似不起眼的极杆,精度需小于1微米。为确保精度达标,磨床每完成一次磨削后,等候在旁的技工师傅就会立刻打开防护罩进行检测,检测后发现超差,立即通过数字控制系统调整修正。   看似小小一根极杆,其加工过程却不亚于一场外科手术,在磨削过程中,磨床内部温度需始终保持20摄氏度左右。一根极杆完成磨削需要2小时,1台磨床1天仅能磨削8根极杆。

  而这仅仅是质量分析器加工流程中的一个步骤。跟随舒行军的脚步,记者参观并见证了质量分析器的整个生产流程,从一根原材料金属杆,经过打磨、打孔、粗磨、精磨、抛光、表面处理等一系列流程,最后经工程师组装,才有了这颗质谱仪最重要的“心脏”——质量分析器。

  据介绍,瑞莱斯的质量分析器目前属于超精密制造,加工精度已控制在2微米以内,粗糙度控制在0.2微米以内,整个装配综合程度控制在1微米以内。其超精密制造及组装技术,粒子与电磁场仿真、粒子在电场运动仿真、电磁屏蔽、离子光学等技术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是公司成就全国单体最大的高性能质量分析器国产化替代生产基地的密码。

  从2020年至2021年开始研发,到2022年下半年成功推出第一款质量分析器,瑞莱斯现目前已有4个系列30多款产品,其中产业化生产的有20多款,售价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左右。

  瑞莱斯的产品已基本覆盖数十家主流国产化质谱仪生产厂家,目前中低端系列型号已完全实现国产化替代,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也实现了超过80%适配率,更有两款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舒行军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少数机构可以研发和制造四极质量分析器。瑞莱斯更是极个别掌握几乎所有品牌质谱仪四极质量分析器制造的企业,并且实现了产业化。

  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瑞莱斯始终抓牢创新命脉,每年都会拿出营收的6%至10%作为研发经费,推动产品创新。公司营收也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实现营收1410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实现1200万元,预计下半年营收将突破150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近100%。

  截至目前,瑞莱斯陆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JMRH企业等多项荣誉,拥有市企业技术中心,建成全国单体最大的高性能质量分析器国产化替代生产基地。

  接下来,瑞莱斯将继续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一方面,将研发目标放在质谱仪离子源等其他关键部件研发国产化替代,实现研发;另一方面,基于“环形碰撞池”技术基底,推进下一代产品矩阵开发,重点布局“龙骨集成系统”适配项目,大幅增强产品技术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预计单品售价较现有零部件提升约20倍,为业绩爆发奠定基础。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