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信息,近期高温天气来袭。面对“热点”和“烤”验,应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7月14日,市安办(市防减救灾办)发布高温安全风险提示,提醒生产企业和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记者 谢艳
首先,家电要防“中暑”。市安办(市防减救灾办)提醒广大市民,气温“居高不下”,家中和经营场所用电量急剧增加,空调、冰箱也有可能“中暑”闹脾气。因此,在长时间运作后,要让电器休息一下,不论是单位和家庭都要安全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要关注老旧插座和线路,插座在未使用时尽量断电,不可长期使用,如发现家中插座或电线老化破损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短路引发火灾;家用电器应放置在无阳光直射或阴暗的地方,保持良好通风。
其次,要注意高温天气用车安全。打火机、防晒喷雾、碳酸饮料等灌装带压力物品,花露水、酒精等易挥发物,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以及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在高温天气下不宜存放在车内;市民在驾车时应加强对车辆轮胎的关注,尽量减少紧急刹车,以免加剧胎面磨损;长时间行驶后应注意停车让轮胎降温,切莫直接往轮胎上洒水降温防止轮胎产生裂纹,缩短使用寿命。
高温天气会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应如何做好涉高温隐患排查和防暑降温工作?
市安办(市防减救灾办)提醒,生产企业应合理安排和调整作息时间,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生产作业,尽量减少超时加班,做到劳逸结合;要严防疲劳作业,注重个体防护,特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等,切忌因炎热放弃防护穿戴;要注意防火防爆,生产场所要落实各项防火制度,配齐消防设施,严格控制明火作业,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对易燃易爆物品要加强储存和使用管理,特别是产生粉尘的车间,一定要做好通风工作,防止浓度超标发生爆炸;要注意压力容器安全,不少企业涉及气焊、气割作业,一定要谨慎检查压力容器,避免体积膨胀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严防气体泄漏中毒,高温下有毒气体挥发、扩散速度加快,有关岗位操作人员如果防护不当,极易发生有毒气体中毒,要加强防护工作;要注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下水管道、检查井、窖井、化粪池、泵房集水池、污水处理构筑物等积存污水、污物的设施由于微生物作用、地势低且相对封闭,容易产生并积聚有毒有害气体,作业风险加大,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