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海美不胜收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迎来出行热潮。作为川西北生态旅游的重要节点,平武县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当地通过整合文旅资源,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游客体验中药材手工制作
畅享自然之美
邂逅高山杜鹃与原始生态
平武的自然景观在“五一”期间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亮点。虎牙藏族乡的土地梁杜鹃花海、云海、雪山景区在试运营阶段便迅速蹿红,一跃成为热门打卡点。
土地梁海拔近3000米,坐拥川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野生高山杜鹃林。“五一”期间,粉紫、雪白的杜鹃花沿着山脊绵延不绝,肆意盛放,与远处终年积雪的巍峨雪山相互辉映,构建出极为震撼的立体景观带,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梦幻仙境之中。
站在土地梁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鹃花争奇斗艳,层层叠叠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似灵动的仙子翩翩起舞,美不胜收。游客们漫步在蜿蜒的山间小道,穿梭于花海之中,或停下脚步静静欣赏,或举起相机定格美好瞬间,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绵阳游客刘女士一边不停地按动相机快门,一边赞叹:“杜鹃花美极了,特别出片,身临其境的感觉太棒了,值得来一趟。”
这些高山杜鹃树龄大多超过百年,它们扎根于陡峭山坡,枝干粗壮而扭曲,花朵簇拥在一起形成花的海洋,与远处的雪山共同勾勒出一幅绝美画卷。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这“云端花瀑”的魅力,景区专门新建了步行道,游客可以沿着步道近距离穿行花海。
与此同时,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也迎来大批访客。王朗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大熊猫保护区之一,生态系统完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和自然爱好者慕名而来。这里有广袤的原始森林、壮丽的雪山、如茵的高山草甸以及清澈见底的溪流,共同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来自成都的杜女士表示:“我之前通过李子柒的视频了解到平武这个美丽的地方,这次专门带妈妈过来。王朗的环境太好了,空气清新,到处都是雪山、湖泊和森林,我肯定还会再来。”
橙子小朋友则满怀期待地说:“今天我们全家一起来王朗,我特别希望能偶遇大熊猫。”访客们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奇的土地,用镜头记录下“熊猫家园”的野性之美,王朗也因此成为徒步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为了保护高山生态环境,王朗保护区严格执行每日限流政策,倡导无痕访问。游客通过提前预约,统一乘坐观光车进入园区。公园内设置多处生态科普牌和垃圾分类点,全程引导游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平武虎牙民宿“锅庄舞会”
领略文化之韵
让历史与传统“活”起来
在平武,文化体验同样是“五一”假期的一大亮点。报恩寺博物馆作为明代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承载着数百年的厚重历史。精美的斗拱、色彩绚丽的壁画、巧夺天工的转轮经藏以及古朴典雅的楠木龙柱,无一不彰显着古代各民族工匠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
如今,报恩寺博物馆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前沿技术,实现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体验的转变。游客不仅可以一睹几层楼高的转轮经藏真容,还能近距离欣赏明代壁画,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深度对话。绵阳游客谭孟汐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来报恩寺,转轮经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报恩寺的建筑都是用金丝楠木建造的,没用一个钉子和水泥,太神奇了。”
除了文物展览,报恩寺博物馆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广场上,以报恩寺600余年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报恩情韵”表演,充满民族特色,生动展现了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独特而璀璨的文化传承。
文化集市则汇聚了平武本土书画、文创产品以及非遗技艺等多个文旅打卡区域,让古老的文脉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沉浸式体验。成都游客胡皓感叹道:“这里古色古香,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让人惊叹,真是艺术瑰宝之地。”
平武别出心裁地将中医文化融入假期文旅活动中,推出手工制作香囊体验、中医猜字谜等趣味活动,让古老的中医文化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来自内江的游客向莉惊喜地说:“本想着来一场文化之旅,没想到还收获了养生之旅,很贴心。能了解中医药的千年智慧,还能把亲手做的香囊带回去送朋友,这样的文博游太有意义了。”
夜幕降临,平武西城报恩里的“锅庄舞会”为城市增添别样的文化魅力,众多游客积极参与,手拉手围成圈,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刚从虎牙看完高山杜鹃花海回来的成都游客邓女士兴奋地说:“我们一行16人来平武,体验了这里的音乐舞蹈,一下子就融入其中,热闹的民族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报恩寺博物馆引来八方客
体验生活之趣
畅享美食民俗交融之美
“五一”假期,平武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特色体验活动。在坝子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武红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游客不仅可以参与美食品鉴,品尝土窑煨鸡的独特风味,还能亲自参与抓鸡、套鸡、捡鸡蛋等趣味活动,体验感十足。
在豆叩羌族乡生态茶园,游客挎上竹篓,化身“春日茶农”,亲手采摘鲜嫩的茶芽。茶艺师会指导游客体验古法炒茶、揉捻、烘焙等制茶过程,让游客定制属于自己的茶叶,在茶香中感受悠闲的“慢生活”。
而在锁江羌族乡,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羌族风情。观看精彩的羌族舞蹈表演,参与羌族趣味运动会,在推杆、押加等传统项目中一展身手。羌族传统绝技“上刀山”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羌族勇士凭借无畏的勇气和高超技艺,攀登至刀山顶端,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叹和热烈掌声。
此外,在龙安镇枕流村安置点,19户地灾搬迁户在“五一”期间举办了热闹的坝坝宴,庆祝新生活的开始。曾经居住在地质灾害高发区的他们,每逢雨季便提心吊胆,如今,在“万名群众进城镇”工程的推动下,他们搬进靠近县城、交通便利且具有发展民宿旅游优势的新家园。崭新的两层小楼、标准化卫生室、宽敞的广场,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徐金平笑着说:“以前住山腰,一下雨就睡不着。现在房子又结实又亮堂,心里踏实多了。”
这个“五一”,平武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民生为注脚,交出一份独具特色的文旅答卷。从杜鹃花海的“云端假期”到报恩寺的古今对话,从王朗的原始秘境到搬迁安置点的幸福坝坝宴,平武证明:文旅融合不仅是景观的叠加,更是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发展与民生的深度共鸣。(平宣 龙宇威 记者 任露潇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