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2024年12月31日,在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上,这个观点得到广泛认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围绕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系列部署。
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领域更广、标准更高、内涵更丰富,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文峰说,这就表明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的重点。
全会明确,注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需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如何深化?如何健全?文峰表示,在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全市人社系统将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及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拓展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将按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好“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等重大安排,不断提升社保服务质效。
退役军人、残疾人等是重点群体就业者。
“接下来,我们将用改革的思路举措做好退役军人相关工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邓志军说,特别是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健全学历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就业培训、个性化培训并行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
市残联理事长曾明波表示,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将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为重点,切实发挥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多元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托举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全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深入实施健康绵阳行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晓林从中备受鼓舞。“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绵阳新篇章作出系列的、科学的、制度性的安排,指引了我们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工作路径和任务。”李晓林说,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紧盯百姓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等问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夯实坚实的健康底座。
不只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各方面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举措,在会场也被广泛讨论。全会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和落实生育补贴、婚假、生育休假等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在市民政局局长刘玉华看来,“一老一幼”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做好城乡低保的扩围增效,加强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构建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此外,还将全面推进慈善事业发展,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也离不开法治、生态等关键要素的保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宋骥对此深有体会。“全市检察机关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决扛起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为绵阳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
眺望新的征途,平武县委书记姜坤表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本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对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主动承接改革,因地制宜推进改革。”(记者 彭紫薇)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