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三台
【三台】完善水网工程提升蓄水能力科学调配水源 全力打好抗旱供水硬仗
发稿时间:2023-08-08 08:4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日,在三台县灵兴镇花庙村新建蓄水池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搅拌水泥、砌砖,手脚麻利地忙着手里的活,比天气还热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因为大家都盼着蓄水池早点修好早点派上用场。

  修建蓄水池

  近日,在三台县灵兴镇花庙村新建蓄水池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搅拌水泥、砌砖,手脚麻利地忙着手里的活,比天气还热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因为大家都盼着蓄水池早点修好早点派上用场。

  “蓄水池大体已经修建完成,只剩下进水口内壁的水泥涂抹。”花庙村党委书记赵刚介绍道,为进一步提升抗旱能力,该村规划了3个蓄水池,并将于本月底全部修建完成,“每个水池约能蓄水300立方米,能解决600多个村民用水问题。”

  在三台县石安镇德胜村德胜水库坝顶,硬化的路面结实又平坦,完全看不出这是一座建于1973年的土坝。据了解,今年2月,三台县水利局启动了德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白蚁治理,增设下游坝坡框格护坡植草,完善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和新建管理房等工程措施,提升水库蓄水保供和防汛抗旱能力。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通过了蓄水验收,水库已开始正常蓄水。三台县水利局总工程师陈健介绍,项目实施后,灌溉面积增大,粮食增产,经济效益显著,年均可产生总效益13.1万元。

  记者随后来到三台芦溪镇王家桥村,田野里滚荡着层层碧绿。村民蒋增华指着四面山调节池波光粼粼的水面告诉记者:“看到这个池子里的水蓄满了,天再干我们心里也不慌了。”四面山调节池是广华寺灌区最大调节池位,由广华寺主灌渠引入水源,因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蓄水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生产需要。自去年9月开工,今年4月底主体完工,达到蓄水条件,增加蓄水约8万立方米,解决周边近6万亩的农田灌溉问题。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全力做好抗旱保收工作,三台县相关部门组织群众维修加固病险水库、修建蓄水池,加快水网(一期)工程建设,采取科学管理调配抗旱水源、发展节水农业等措施,实施乡镇、水库、村联动,科学调配用水需求,闸门随需开关、水量随需调整,将水及时送到田间地头,有效缓解了粮食作物旱情,为庄稼及时“解渴”,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供水硬仗,力保秋粮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刘玉明 绵报融媒记者 李春梅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