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列表
     □清霞(成都)   不是每位作家都喜欢写大众作品,真正追求极致的高人,会有意识选择读者,拒绝那些附庸风雅的懒惰者,留下优秀的读书人。《追忆似水年华》就是这么一套书,它的受众非常小,以致于最开始没有出版商接招,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样的书没人看。 .. [详情]
     □陈友(安州)   《红楼梦》就是我的“桃花源”。   我第一次“触红”是在十几岁的年龄。那时我从铁路建设工地辍学回到安县河清镇,在供销社一个门市部门口的街檐边摆了张钟表维修的小桌子,因为是在“培训班”学的技术,.. [详情]
     □刘茜(三台)   都说书非借不能读,我却是非自己的书不能读。因为读书时随喜勾划,他人的书不能满足我这特殊嗜好,所以爱上了逛书店,爱上了买书。   那时,疯狂地爱上了读书,不分白天与黑夜。家里床头柜上、沙发上、餐桌上,四处堆满了杂志、报刊、小.. [详情]
     □刘术云(江油)   在我们川西北农村,流传着一句古话:“穷不离猪,富不离书。”告诉人们浅显的道理,家里不管怎么贫困,也应该养猪。虽说养猪不赚钱,却肥了一块田,赚的是庄稼好,收成好;富贵人家,更是不能离开书。历来,人们十分崇尚“门.. [详情]
     □杨力(成都)   大地清明,春光无限。一早,田野上的二舅也开始忙碌,播种、施肥、覆膜……广袤的田野上,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二舅干的这门技术,叫玉米大豆套种模式。对于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老把式来说,这门技术曾经让.. [详情]
     □张坤富(安州)   鹡鸰寺   红墙内装进了一座寺庙   少年的时光读着读着就沧桑了   空壳的山核桃风铃般响起   一截断碑驮着鸿雁   灅水的流向泾渭分明   南村坝和云龙坝在这个春天   疯长着少年李调元的故乡 .. [详情]
     □蒲苇(通江)   书是一条清冽的涓流,伴随   我们藐视冬的凛冽摇响秋的风铃   书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引领   莘莘学子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路   与书为伍,漫步心灵的文字   孜孜以求,知识就生长在我们   生命的田园里,四季.. [详情]
     □ 刘泽琴(三台)   阅读之于我,是放飞理想的翅膀,是奋力奔跑的力量,也是平淡日子的璀璨星光。个中滋味,需细细品尝、慢慢回味!   小时候,我会跟奶奶去县城里姑婆家走亲戚。姑婆家住在进修学校对面的四合院里,离他们家不远有一家电影院,电影院旁边有.. [详情]
     □ 侯为标(德阳)   生活中,我不拘小节性格大大咧咧,为人处事率性随意,很少自加压力立什么宏伟目标,计划很多未来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贴上某个所谓“强迫症”的标签,那么,长期坚持阅读的习惯,也许能算一条。日复一日,不管如何慵懒散漫,阅读始终.. [详情]
     □ 李木一(平武)   近期,电视剧《人生之路》引起了全国观众的热议,《人生之路》改编自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人生》这本书,是父亲推荐给我的。父亲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物质生活较为匮乏,年轻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就是读书。1.. [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75 / 339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