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列表
   层林尽染入画屏 (陈登鹏 摄) [详情]
     □白义全(梓潼)   (一)张富清   那知箱底匿功名,未改初心张富清。   六十年来风雨路,忠肝永报党恩情。   (二)李连成   试看中原市级村,吃亏头雁李连成。   党旗引领小康路,掷地铿锵宣誓声。   (三)黄文秀 .. [详情]
     □逍遥(中江)   着现代装,迈时代步   我爬上古潼川府城楼,翘檐和飞角   勾起遐思,如高挂的风铃   我将沧桑感如矿泉水一样咽进肚里,挥动   一面“蜀”字旗,将历史演绎到现代的相机里   垛口,滤掉战乱和风云 .. [详情]
      ■李洋    早上响一次,中午响两次,晚上响一次,每天如此。    那声音清脆响亮。多年没有听到铜镲的声音了,一旦响起,我依然能够确定那就是铜镲声。再没有比铜镲的声音更音色鲜明,洋洋盈耳。那些早已远去的日子,因为有了铜镲,快乐也就成倍地来到我身.. [详情]
      ■严晓青    周日中午十一点开始,对面菜市场一商贩开始放音乐。从上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到广播剧再到戏曲,音响质量好得很,敲爆我的脑袋。关上窗,没用;看书,没用。    如果晚上不关窗户,每天早上睡眠浅的我都会在菜贩子谈天中醒来,不会超过六点二十.. [详情]
      ■张怀理    如果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的盆底,我的故乡梓潼县就是盆壁。这里堆放着形状各异的山峦,绵延不断,一望无际。只是,这些山峦大都低矮而墩厚,质朴而安静。一如我父亲的样子。很多时候,遥望父亲外出归来的身影,我就觉得,那是某一座山峦走过来了。 .. [详情]
   从绵阳博物馆陶俑看汉代绵阳人的生活方式: 两千年前的绵阳人怎样安排业余生活? 东汉说唱俑   在绵阳博物馆展厅,陈列展览了一组汉代的乐舞陶俑。这组陶俑的题材,涵盖说唱、舞蹈、器乐、杂技等民间艺术门类。因为汉代“视死如生”的丧葬习.. [详情]
     今游仙区有一条路名为驿亭路。驿,今李杜祠位置的前身,治平院、海棕馆都是驿站;亭,则是唐代督邮府内的督邮亭。唐玄宗幸蜀,大臣在亭璧画鹰,老鹰两耳高耸称角鹰。后来州官将其镌刻在碑上,诗圣杜甫来绵后又在碑上题诗。驿亭因杜甫角鹰碑诗而出名。   1绵州历史.. [详情]
     ■谢首勇   哑巴就住在我家后面,我记事的时候,他大约十七八岁了。那时候父亲远在几百公里的山区教书,母亲一个人在农村拉扯我们三姊妹,家里缺少劳力。   哑巴很善良,如果碰到我们需要,他会眉开眼笑来帮忙,有时候还专门在母亲旁边等着,看我们是否需.. [详情]
     ■唐勤英   蚊子,它们经常在树林草丛密集的地方出没。蚊子种类也多,麦蚊,尖嘴蚊,长脚蚊,花斑蚊。麦蚊个头虽小,咬人的功夫却了得。花斑蚊咬人是最毒的。   我们小区绿化好,但我家楼层高,理应蚊子少。偶尔也会来三两只“做客”。我一般不.. [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234 / 33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