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列表
     原标题:充满温情敬意和走向精神极致的书写   ——王晓阳《如是我文》阅读札记   张德明(绵阳)   世纪之交的文学的一个基本倾向,乃是削弱深度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使人形成了与商业化社会氛围相适应的体验方式,导致人的感情极度平.. [详情]
     郭明金(绵阳)   新学期开学,看见每个孩子手上都拿着新书,按照老师的要求从文具店买回透明的塑料书套,一本本套好,我就想起小时候包书的乐趣。   记得当年开学第一天拿到新书,大家都舍不得多翻,生怕弄脏了弄破了卷边了,当天回家第一个任务就是找纸包.. [详情]
     刘晋宏(游仙)   一直以为,古镇就像被时间风干的胭脂,带着属于自己时代艳丽,随意、安详、与世无争地守着本该遗忘的生活方式。所以,古镇总是需要一些雨的浸润来增添韵味。有了雨,时间的尘埃被冲走,古道石板路显现了厚重的藏青色,古镇也有了不被时代看清的烟.. [详情]
     江剑鸣(平武)   每一株果木都是我们不说话的乡亲。不管时间长短,它们总能够忠实地守护故乡的记忆,用香甜,感动我们的味蕾,并给我们提示,包括故乡磨刀河的方位和轮廓,磨刀河的草木和庄稼,磨刀河的阳光和烟云,磨刀河山水树木和人,便于我们指认,哪怕是在梦.. [详情]
     (外一首)   向玉洪(绵阳)   左眼,因倦了红尘而手术,激光   逼迫它流泪   一个世界,把眼睛   长在巨型飞行器里,盯着   苏州河两岸的中国,不流泪   一个国家,把眼睛   长在摄像机的长焦里,盯着   租界对面.. [详情]
     原标题:领略省级非遗项目“涪江号子”——   听!那血性的歌声和刻骨的乡愁 涪江号子在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   8月中旬,新华社一篇文章在报道重庆潼南的抗洪抢险时,写道:“坐落在嘉陵江支流涪江畔的潼南,是我国.. [详情]
     ■夏海英   今年的5月20日,意外收到来自爱人的微信红包:520元。这是我们结婚二十几年来,第一次在重要节日他主动送的最大惊喜。因为以前偶得的几次小礼物,如砚台、墨汁、茶具,也是我提前好久循循善诱、旁敲侧击要来的。久而久之,我对这种刻意制造的浪漫行径.. [详情]
      郑州大学 张朴煜   “春华瑰丽,亦扬其芬;秋实盈衍,亦蕴其珍。悠悠天隅,恢恢地轮;彼美一人,沙恭达罗。”这首诗出自我国著名翻译家苏曼殊。春天的繁花美丽芬芳,秋天的果实令人渴望,如此美好的事物,都不及沙恭达罗的一瞥令人难忘。在印度有这样一.. [详情]
     ■罗瑜权   我家有个小鱼缸,里面养着许多小石头,每天早晨起床后,我都会静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唱歌。鱼缸里面的每一个小石头,都有灵性,都有他们的故事,也记录着我的许多人生经历。   从鱼缸中石头的种类来说,有菜花石、花岗石、华山石、黄山石、鹅卵.. [详情]
   81篇文稿,22万文字,浓缩了一位写作者长达36年的写作时光与岁月感悟,这就是资深媒体人王晓阳的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8月30日下午,四川省作协创研室、绵阳市作家协会主办,绵阳日报社、铁骑力士集团承办的王晓阳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座谈会在绵阳举行,吸引了省内的作.. [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187 / 339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