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列表
     □王正军(三台)   到郪江去了很多次,也就到云台观去了很多次,不论是郪江作为古郪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是云台观作为皇家道观的灵气仙气王气,两个地方能考证的史迹史料故事,大都耳熟能详,也能说出一二,但我总觉得每次去看都是匆匆忙忙的,从最初的惊叹到.. [详情]
     □ 赖红梅(绵阳)   “啪啪啪……”惊天动地的鞭炮声响起来,我被吵醒了,睡房门已经开了,外面漆黑一片。“啪啪啪……”堂屋门上悬挂的鞭炮声正在炸响,声音在寂静的凌晨惊天动地,把夜的端庄炸得“魂飞魄散.. [详情]
     □罗建秋(绵阳)   每年腊月快过年时,乡下人会将他们喂养一年的年猪、鸡鸭毫不吝啬的宰杀后腌制成腊肉、腊鸡、腊鸭。城里人也会兴奋地涌进菜市购买他们心仪的肉类制成腊制品。于是各家各户窗台上、院坝里都是晾挂的香肠、鸡鸭   鱼肉腊制品。乐坏了各家各.. [详情]
     □斯慈平(绵阳)   冬月廿八是父亲85 周岁生日。因为父亲近一年来出现脑萎缩,间或也发生轻微脑梗阻,常常表现出有些糊涂的状态。所以,家人们格外看重这个生日。老伴、5 个儿子、5 个媳妇,6 个孙儿孙女、4个孙儿媳孙女婿,4 个重孙,除了5 个在外地不能赶回来的.. [详情]
     □王月娥(游仙)   春意缱绻,部分季节还在休眠   腊梅叶片泛黄,表面波澜不惊   根枝开始酝酿,血脉流淌   终究等不到春意阑珊   便芬芳肆意,袅袅婷婷   在幽暗的转角,在廊台的尽头   侧目寻觅那一抹淡黄的剔透   .. [详情]
     □程志强(盐亭)   红萝卜绯红着血色在田野里绽放,   年的诱惑,使我又一次左右为难,   驻足不前。踌躇之时,   乡情,被返程的焦躁骚扰。   从很是脆弱的乡愁中伸出触须,   一遍又一遍刷新乡音的符号,   生怕错过每个与.. [详情]
     ◎夏海英(江油)   记忆中,我的年始于扯新布做新衣。   入冬后某个赶集日,母亲一大早领着我和弟弟背上装有仔细筛选的白大米、红苕粉条、黄豆的背篓,手里拎着食道鼓胀、双脚双翅被稻草绳捆得紧紧的鸡鹅,坐上“蹦蹦”三轮车去镇上换成钱,进布.. [详情]
     ◎陈友(安州)   我曾经有一个工友叫老朱。其实他并不老,来自农村,二十多岁,谦和,高大,帅哥一枚,是我当年在凉山州大桥水库建设工地的中铁筑路工友,大家就诙谐地叫他“老朱”。   老朱从别的竣工工地调入时,水库隧洞施工因坍塌刚牺牲了几.. [详情]
     ◎蒲天国(绵阳)   上世纪90年代的绵阳人民公园让我着迷,虽然要买5角钱的门票,一角钱花销上厕所,但对我这个刚到绵阳、经济拮据的农家娃来说,不能不算是“败家子”!   1991年,我送侄女到绵阳过春节,住在剑南路大哥服兵役的56018部队招待所(.. [详情]
     ◎张鹰(南京)   过年,我总惦记一碗“翡翠白玉汤”。青瓷大碗里荡漾着碧绿的菠菜和玉石般的豆腐,翠润分明,如瞬间景观。半个多世纪前那次换豆腐的情景,亦会在心壁反复播放。   那年春节前,队长特批了十公斤黄豆,让我们三个女知青到镇上换豆.. [详情]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末页 当前:158 / 339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