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新闻网讯 9月19日,三台县2025年义教学校干部教师沉浸式跟岗培训圆满收官。本次培训深入贯彻落实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严刚在开学工作会上提出的“规则意识”底线要求与“实干精神”路径指引,组织参训干部、教师深度研修芦溪中学“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育人体系,零距离感悟乡镇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与智慧成果,取得了显着成效。这不仅是一次培训,更是一场直面问题、寻求突破的教育突围!
在会上,芦溪中学尹家兵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作了《扎根乡村守初心,奋楫笃行启新程》的主旨报告,他系统阐释芦中"四大行动"实践路径:课堂革命推行"134高效课堂",本科上线率四年间从58%跃升至82.3%;打造"教师黄埔军校",年均赛课20余场,培育248名省市名师;管理攻坚构建"白+黑"坐班制度,干部日巡十二次;文化浸润凝聚"不怕苦、舍得累、敢优秀"的行动自觉。他总结出:"芦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平凡做到极致,用实干创造奇迹!
副校长刘远林在《年级核心竞争力的四维构建》分享中,具体阐释芦中年级管理范式:管理团队践行"三到三声"服务理念;教师团队建立"三梯次"培养机制;备课组推行"三定五统一"教研模式;学生培养实施"三层三类"培养体系。参训者现场观摩年级晨会、午间巡查等日常管理,深切感受"精细化管理如何落地生根"。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艳云以《打造自强文化,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系统介绍芦中"理念—视觉—行为"三位一体文化体系。从校徽寓意到楼宇命名,从校史馆陈设到彩虹梯步设计,参训者实地感受"一草一木皆传情、一墙一壁皆育人"的文化浸润。特别是"党旗红·芦中行"品牌活动、"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芦中精神,让参训者看到文化如何成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教科室主任申继萍在《深耕课堂的芦中实践》中,详细解读教学改革的芦中路径。该校构建"教研训赛"一体化培养模式:教研突出"三真"(真问题、真研究、真成果);培训注重"三阶"(入职培训、成长培训、卓越培训);竞赛搭建"三平台"(组内擂台、校级舞台、校外平台)。参训者现场观摩备课组活动,切身感受"134"教学模式(1个理念、3次备课、4步导学)的实践成效。
政教处主任刘爽以《德育的尺度与温度》为题,系统分享芦中德育范式。该校构建"1346"德育工作体系:坚守立德树人1个核心;打通学校、家庭、社会3方协同;抓好校风校纪、班级常规、综合能力、德育课程4个重点;突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6维内容。参训者现场观摩"五星寝室"评比、"三餐陪护"情况,感受芦中"严而有度、爱而不溺"的育人智慧。
晚间观摩成为培训高潮。个别辅导"一生一策"——每晚第二节晚自习,全体教师下沉教室开展个性化辅导;高三晚跑震撼人心——八点半千余名师生步伐整齐,伴着红歌激昂旋律,形成奔腾向前的红色洪流。
这不仅是锻炼,更是一场震撼心灵的集体思政课!"参训者感慨道。
分组研讨中,校长们围绕"如何将芦中经验本土化"展开讨论。一位农村初中校长表示:“芦中证明乡镇校的困境不是终点,而是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学习这种'用脚印丈量责任'的实干精神。”
教发中心负责人总结指出:“芦中价值在于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以奋斗为舟,可渡岁月长河;以实干为灯,必照万里前程!本次沉浸式跟岗培训,打破学段壁垒,凝聚育人合力,开创普高与义教学校协同发展新局面。参培人员进一步坚定在绵阳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大局中展现三台教体担当的决心,并将芦中拼搏实干经验转化为提升本校育人质量的实际行动。
(李米昌 黄友勇)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