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新闻网讯 为了明确教学方向、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近日,绵阳市先锋路小学英语教研组召开了以“素养立意下的灵动课堂构建研究”为主题的新学期第一次教研工作会议。会议由英语教研组长李红老师主持,校长田勇、副校长张玉萍亲临指导,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共同为新学期的英语教学与研究谋划新篇。
回望来路 迈向新局
会议伊始,英语教研组长李红老师首先回顾并总结了上学期教研组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并对新学期的教研工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安排:
聚焦课堂,质量为本,教考协同。强调课堂教学是提升质量的主阵地,要求所有教学活动必须以提升学生学业质量为核心目标,深入研究教与考的关系,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有效衔接与相互促进。
深化教材解读,落实教学常规。要求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深入开展教材深度解读与集体备课活动,确保理解精准、把握到位。同时,必须严格规范并高质量完成“教学六认真”各项工作,强化过程管理。
强化备课层级,实施精准教学。提醒全体教师需具备充足的课程储备(储备课),并高度重视二次备课,根据学情进行个性化调整。要积极探索和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设计具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分层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
深入反思,精准施策。针对高年级段出现的成绩波动现象,组织深度反思,剖析原因,如家庭教育跟进不足、课堂激励措施效能减弱、学业评价题型适应性等问题,并要求各年级据此制定并落实改进策略。
创新教研形式,分段聚焦研讨。本学期计划针对一、二年级的英语教学开展集体研讨,聚焦低段学生兴趣激发与习惯培养;组织三、四年级教师观摩优秀录播课例,进行课例研究与研讨学习,提升中段教学能力。
完善激励机制,关注过程评价。分低、中、高三个学段设计并实施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学生激励体系,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领导引领 砥砺前行
张玉萍就教学质量提升提出了具体要求。她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努力提升学业成绩的合格率,要求各位教师密切关注学困生情况,建立“点对点”帮扶机制,积极寻求有效转化途径,力争实现“每周转化一名学困生”的务实目标。同时,她提醒老师们要密切关注学业评价动态,及时研究新题型、新考向的变化趋势,使教学与辅导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
田勇从宏观层面对英语教学工作的核心与关键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他指出,教学工作的核心永远是质量,提升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效率的提升,而培养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扎实有效的措施来实现。他鼓励全体英语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大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建议在日常教学中适当融入游戏化、竞赛型活动元素,寓教于乐,以此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内在学习动力的持续发展。
李锋从教学设计与落实的角度补充建议。他强调,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始终坚持“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思考“学生如何学”,并精心设计教学反馈环节,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此外,他提议教师们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为班级中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建立微信学习辅导小群,在此类平台上进行任务布置、答疑解惑、学习督促(如晨读晚诵的落实)和鼓励关怀,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支持系统。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教研会议内容充实、指导性强,为新学期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师的使命感与创新意识。
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落实会议精神,致力于构建以素养为导向、充满活力的灵动课堂,不断探索实践、持续提升研究,共同推动学校英语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杨 雨 黄友勇)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