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也引发了全社会对小学教育方向的深入思考。
曾经,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作业和课外辅导班占据,孩子们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失去了许多自由探索和玩耍的机会。“双减”政策的出台,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教育回归本质。如今,小学生的书包变轻了,放学后有更多时间去阅读喜欢的书籍、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比如有的学校取消了书面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阅读打卡、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实践性作业,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双减”政策下,学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效率和质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方式被广泛应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了。同时,学校还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开设了各种社团活动,如绘画、书法、足球、舞蹈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然而,“双减”政策的落实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家长仍然存在焦虑情绪,担心孩子成绩落后,偷偷给孩子报网课、请家教;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也变换形式,开展“地下培训”。这些现象反映出,要真正实现“双减”目标,还需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也应摒弃“唯分数论”,为孩子的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双减”政策为小学教育指明了新方向,让我们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全面的视角,关注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梓潼县黎雅小学 雷成良)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