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你买菜,我帮烧”——带来消费分层新机遇
发稿时间:2025-09-20 09:32   来源: 绵阳日报

  □ 新声

  这段时间,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之争,几度吵上热搜;吵的是产品优劣,背后折射的却是消费者对“便捷餐饮”的深层顾虑,以及对健康、口感、知情权的多重需求。

  同样事关“吃饭”,在绵阳安州,一家菜市场推出“代炒”服务——顾客挑好食材,交给厨师现场烹制,只要付少许加工费,就能带着热乎饭菜回家。看似简单的服务,能在餐饮选择丰富的当下“突围”,不是意外,实则藏着对民生需求的精准拿捏。

  “代炒”服务,“火”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如今的年轻人不缺吃饭的选择,外卖点一点、餐馆走一趟,便捷得很。可外卖多是预制加热,少了锅气;餐馆追求标准化,难调个人口味。

  “代炒”把“买、洗、切、炒”压缩成一道服务,迎合打工人的“干饭”新需求,还省去洗碗刷锅的麻烦,恰好站在用户需求的平衡点上,自然能赢得青睐。

  对菜市场而言,“代炒”更是一场及时“自救”。这些年,线上买菜、连锁超市步步紧逼,不少菜市场门庭冷落。但“代炒”服务用事实证明,实体店的竞争力,在于线上给不了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从单纯只卖食材到帮着做菜,“代炒”服务的兴起,并非线上服务向线下“倒退”,而是农贸市场等终端场景迭代升级后,顺应消费需求的自发产物,不仅盘活了自身资源,还留住了客流,这种贴着民生需求的创新,比喊再多“转型升级”的口号都管用,也为其他传统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不过,新生事物的成长总有“烦恼”。眼下“代炒”服务还没大范围推广,卫生标准怎么定?食材不新鲜算谁的?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找谁?这些疑问,既是消费者的顾虑,也是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填补的空白。毕竟,食品安全是饮食服务的底线,只有把监管细则落到实处,才能让这股烟火气,飘得更久、更稳。

  民以食为天,吃饭绝不是小事。期待在各方共同推动下,“代炒”服务在更多地方普及、升级,让这一餐饮新业态化身便民利民的新场景,不仅暖胃更暖心。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