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花乡现代农业产业园繁花似锦
近年来,盐亭县九龙镇青松村七里花乡紧扣“文旅活县”战略,深度挖掘本地资源禀赋,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沃土,成功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走进七里花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千亩石蒜(含忽地笑、玫瑰石蕊)、朱顶红等花卉竞相绽放,铺就成绚烂缤纷的“花毯”。游客穿梭其间,既可在智能温控大棚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奇观,也可在露天花园领略自然野趣,沉浸式体验“四季皆景、三季繁花”的迷人意境。“太震撼了!花的品种多、规模大,空气里都飘着花香!”游客郭夏汛笑着感慨,言语间满是尽兴。
“花盛景”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硬核支撑。作为七里花乡发展的核心引擎,亿尚农业自2016年扎根盐亭后,倾力打造西南地区首个专业花卉细胞组织培育实验室,以及全国领先的球宿根花卉种球繁育中心。目前,中心年育苗突破500万株,成功培育出50余种花卉。“我们通过组培技术持续优化花卉品种与花期,现在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期日均接待量突破2000人次。”产业园员工李泽民介绍道。
随着游客增多,产业园董事长董钦金敏锐嗅到产业延伸的广阔空间。以“一朵花”为起点,产业园精心构建全产业链:种植端,3000亩核心花卉基地与1800亩果桑示范园相映成趣,形成规模化种植格局;加工端,鲜花饼、桑葚果酒、桑叶面等特色产品不断上线,年加工量达200吨,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旅游端,线上“七里花乡”电商平台热度高涨,线下花卉节、采摘季等活动强力引流,年综合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坚持一二三产融合,不仅让产业更具活力,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董钦金表示,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等模式,每年可获得稳定分红约80万元;产业园常年吸纳200余人稳定就业,季节性用工超千人,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又通过务工赚取收入,仅去年,桑葚鲜果收购就带动周边农户亩均增收超30%。
如今,七里花乡正进一步拓展发展边界,依托盐亭“嫘祖故里”深厚文化底蕴,构建“农文旅商”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打造花园超市、康养民宿、拓展基地等配套设施,形成“农业种植-加工体验-休闲旅游”闭环产业链,全力建设“山头彩叶成林、山腰果蔬飘香、山下花团锦簇”的千亩生态园,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挖‘嫘祖故里’文化内涵,深化‘赏花+’业态创新,丰富‘花’文章的内涵与外延,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董钦金表示,将通过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更强、乡村更美、农民更富、集体更壮,力争把七里花乡打造成盐亭乃至四川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从实验室里的一粒种球,到田野间的万紫千红,再到贯通一二三产的融合链条,七里花乡以农文旅融合为“笔”,描绘出一幅以花为媒、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的乡村振兴画卷。(盐亭融媒 记者 彭紫薇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