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城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创业园片区)
政务服务中心(创业园片区)服务大厅
近日,《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以下简称《七条措施》)迎来重磅升级!
这份凝结多方智慧、历经9轮打磨的“政策升级包”2.0版本,于8月20日正式施行。自2024年1月1日起,符合奖励扶持条件的企业(单位)将参照新政策执行。
□ 戴旖 文/图
政策升级
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首版《七条措施》在2023年底功成身退。为持续稳固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绵阳科技城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启动这次全面修订。
新修订的《七条措施》在政策数量、内容深度上进行了大幅调整,从初稿到定稿,历经区级部门9轮正式意见征求,倾听了区内重点企业的声音,并严格履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平性审查和合法性审查等规范性流程,目的就是让新政策更精准、更有效、更“解渴”。
从政策大纲来看,新调整的《七条措施》依然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合作、人才引育、金融支持、市场主体培育、项目投资7大方面发力,内容焕然一新,总数达到116条。这并非简单堆砌,而是经过“动态管理”的优化筛选:大刀阔斧删除42条不再适用的旧条款,优化保留63条、精心新增53条措施,形成“新老政策同向发力、互为支撑”的最优组合,部分领域的奖励资金额度得到提升,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最大亮点
产业新政策精准发力
如果说整个政策包是“引擎”,那么产业政策就是其中最强劲的“涡轮”。新修订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措施》堪称此次变动之最、特色之最——仅优化保留20条,新增内容高达三分之二。其核心修订方向,紧密围绕新区着力打造的“4+2”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低空经济、航空电子】进行“建圈强链”。
这些调整不是“小修小补”,而是紧扣新区产业升级需求,政策条款重点覆盖了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快跑、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绿色环保产业蓄势、低空经济及航天航空产业腾飞(含航空电子)等关键领域。无论对于深耕人工智能算法、搭建大数据平台、研发智能制造装备,还是布局绿色环保技术、探索低空应用场景、攻关航空电子核心部件等符合“4+2”方向的企业,都可以在政策中获得重点支持。
此外,除了“4+2”核心产业,产业政策还兼顾工业扩产增能、建筑业提质、服务业做强、企业参展办会、安全生产、稳岗就业等多个方面,构建起立体化的产业支持网络。
直达快享
让惠企红利跑出“加速度”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为让这116条措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及时雨,新区同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为此,新区专门成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专班,通过优化政策申报流程,大幅简化企业申报兑现流程,告别繁琐手续;同时,不断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政策事项纳入“直达快享”范围,让企业可以更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
《七条措施》的升级,是新区加力稳固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进一步深化,政策包将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汇聚新区,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咨询电话:0816-6336507
咨询地址:绵阳科技城新区九洲大道118号2号楼三楼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惠企政策服务专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