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东河的船
发稿时间: 2025-08-24 10:51    来源: 绵阳日报


  □ 卜舒

  故乡广袤的土地上,东河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于群山之间。河上那一艘艘承载着岁月记忆的船,更是我心中难以磨灭的珍贵画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河宛如一条充满活力的巨龙。河水清澈见底,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河底的沙石、游鱼清晰可见。那时的东河,是整个地区的交通要道,一艘艘木船便是这要道上的主角。

  人民公社时期,每个生产队几乎都有两条以上的木船用于运输,作为副业收入。我所在的生产队虽地处海拔1700米的高山,也不例外。那些木船,都是生产队伐了队里的树,请当地的水木匠精心打造的。木匠们手艺精湛,一斧一凿间,粗糙的木材便成了结实耐用的木船。每一艘船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也承载着生产队的希望。

  冬季,东河水势较浅,木船仍能发挥作用。此时的船,每次可运载3吨货物,多为煤炭等物资。煤炭堆在船上,像座小山。船工们穿着厚重的棉衣,在凛冽寒风中奋力划桨,脸上写满坚毅,手中的桨有节奏地划动,溅起晶莹的水花。船在河面上缓缓前行,留下长长的水痕。冬日的东河虽寒,却因这些忙碌的船只,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到了夏季,雨水充沛,河水上涨,木船迎来“黄金时期”。此时的船仿佛被赋予更大力量,每次可运载8吨货物。船工们干劲更足,驾驶着满载货物的船只顺流而下。河水奔腾,推着船快速前进,船工们只需掌好方向,便能让船在河面飞驰。站在船上,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风,看着两岸快速后退的景致,那份畅快难以言喻。夏季的东河热闹非凡,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船工们的号子声、船只的划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激昂的交响乐。

  船上的生活虽辛苦,却也充满乐趣。船工们在船上相互交流,分享生活点滴,讲述自己的故事,谈论生产队的发展。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尘世的烦恼,只有清澈的河水与温暖的阳光。船工们在这简单充实的日子里,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时光。

  然而,时光悄然流逝。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东河右岸一条三级公路贯通,一切随之改变。公路让运输愈发便捷,货物通过汽车快速运往各地,木船的运输地位被取代,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河流水位不断下降,曾经清澈见底的东河渐渐干涸。河床之上,再不见灵动的河水,取而代之的是大片河沙。那些曾在河面穿梭的木船,如今静静躺在岸边,任凭风吹雨打,逐渐腐朽。

  每次回到故乡,站在干涸的东河岸边,心中满是感慨。望着荒芜的河床,曾经的热闹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忙碌的船工、响亮的号子……可如今,一切都成了过往。那一艘艘曾辉煌的木船,只存在于记忆之中。

  东河的船,是我童年的回忆,是故乡的符号,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它们虽已远去,但所承载的精神与情感,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我会带着这份记忆走向未来,追寻曾经的美好。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