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渠镇章邦小草原露营基地
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
游客在乡村市集上购买盐亭特色美食
健康乐跑吸引众多游客参加
航拍墨竹里风情街夜景
嫘祖故里景区,庄重的鼓乐声余韵悠长,海内外华人肃立拜谒华夏母亲;墨竹里风情街夜市,麻辣牛肉的焦香与文创灯笼的暖光交织;梓江河畔的荧光绿道上,夜跑者的身影与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近年来,盐亭,这座蕴含千年文脉的山水之城,正以文化为魂、融合为径、创新为笔,让嫘祖的桑蚕智慧焕发新生,让文同的清风竹韵触手可及,让田园牧歌与城市烟火共同奏响“文旅活县”的动人乐章。今年上半年,盐亭第三产业以7.7% 的增速成为县域发展新引擎,三产增加值达68.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2亿元,增长7.3%,规上文化体育娱乐业营收增长26%,一幅“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活力画卷徐徐展开。
□ 记者 彭紫薇/文 盐亭融媒供图
文化赋能 千年文脉释放独特魅力
走进盐亭县永泰镇文同诗竹园,一座现代风格的清风馆静立竹海。步入馆内,一尊“清贫太守”正襟危坐看书的雕塑映入眼帘。“文同,盐亭县永泰镇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词书画大师,成语‘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史称‘清贫太守’……”解说员张瑷玲的话语句句铿锵,将文同的生平娓娓道出。
为凸显文同诗竹园主题特色,馆外设有“清风廊”“正气亭”“诗竹大道”“高院寺字库塔”“西部第一砚池”“浮雕广场”“廉政文化广场”等廉洁文化场景,园内以竹为主要植物,兼具教育性与文化性,让参观者在行走中学习文同文化。
文同文化的活化重生,是盐亭打造文化IP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盐亭精心打造三大文化品牌:以嫘祖文化为首位,高质量举办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升格为国家级公祭典礼,加快嫘祖故里创国家4A级景区步伐,同步推进嫘祖圣境、嫘祖小镇建设;文同文化聚焦廉洁内核,将诗竹园打造成省级廉洁文化基地;底蕴深厚的岐伯文化,成为盐亭生物医药产业建圈强链的文化根基。
文化赋能不止于基地建设。文同诗竹园同步推出竹编手工、书画展览等系列主题活动,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竹编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亲手制作了竹编作品,特别有成就感,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假期旅程。”游客左女士说。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将文旅深度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绵阳文旅产业绘制了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盐亭将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持续擦亮“嫘祖文化”品牌,加快嫘祖故里创4A景区进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旅游矩阵,发展景观农业、休闲渔业等业态;打造墨竹里商业街、南街美食街等消费场景,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助推盐亭高质量发展。
串珠成链 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共生
当文化基因被激活,如何融入广袤乡村绘就富民新图景?盐亭的答案是:串珠成链,融出“丰”景,激发乡村消费新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高渠镇章邦小草原的夜跑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近800名乐跑选手从章邦小草原出发,迎着暮色踏上6.5公里乡村赛道奔向花都大桥。这条赛道串联起,梓江河堤、桑田绿道,沿途古树参天、江景如画,比城市马拉松多了份自然与诗意,成为一项网红运动项目。
与乐跑同步的是章邦小草原上热闹的乡村市集。20余个展位整齐排列,桑叶茶、嫘祖豆瓣等当地特产琳琅满目,现蒸的“梓江鳜鱼”香气四溢,吸引游客争相品尝。舞台上,独唱、歌舞等精彩表演轮番上演,观众席地而坐,一边欣赏演出,一边感受乡村晚风的轻抚,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乐跑不仅仅是健身,更主要的是让大家在运动中感受乡村生态之美。”高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川说,未来将常态化开展乡村文化市集和文旅活动,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近年来,盐亭积极构建“1+N”乡村旅游矩阵,探索“以线带点、融合共生”发展模式,精心打造“千年文脉·寻根嫘祖”与“田园牧歌·悠游假日”南北两条精品旅游线,主动融入周边县(市、区)文旅线路,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两条“珠链”串联起嫘祖故里景区、七里花乡、巨龙水产现代农业园、文同诗竹园等核心景点,更以“内联外畅、近悦远来”的思路,以重点景区为核心、网红打卡地为特色,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与新地标,构建特色美食生态,壮大“赛事+”“演艺+”等文旅消费新业态。
场景焕新 夜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夜幕降临,盐亭的城市脉搏在璀璨灯火与创新科技的交织中,激荡出夜经济的澎湃活力。
墨竹里风情街作为盐亭文商旅融合新引擎,正释放“白+黑”全天候消费魅力。步入街区,美食香气四溢,人流如织,特色小吃摊、网红饮品店、文创手工作坊等依次排开。市民三三两两品尝“盐亭火烧馍”“麻辣牛肉”,选购手工艺品,尽享夜间烟火气。
墨竹里项目负责人晏福源介绍,街区夜晚客流约3000人,有商铺摊位几十家,下一步,将有50余家商铺入驻,并融入本地文化开展演艺活动,力争“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表演、月月有比赛”。
除了美食购物,盐亭夜间文化体验同样亮眼。县城文化广场定期举办露天电影、非遗戏曲展演;多家书店和咖啡馆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夜间阅读沙龙”,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现在晚上能逛的地方多了,带孩子看表演、与朋友喝咖啡,生活更有滋味了,盐亭的烟火气越来越浓。”市民但先生说。
政策“组合拳”精准撬动消费潜能。盐亭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发放消费券、简化商户审批流程;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将蚕桑文化、农耕元素融入夜间文旅项目,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一系列的“组合拳”推动盐亭文旅消费从“流量”向“留量”“增量”迈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盐亭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42%,占全天消费比重达35%,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文旅活县”实践战略中,盐亭目标愈发清晰:到2027年,嫘祖文化品牌更响亮,以乡村旅游为支撑的文旅产业特色更鲜明,培育优质文旅企业20家,形成具有盐亭特色的文旅融合业态。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