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子云亭 > 正文
苋红深处是故园
发稿时间: 2025-08-03 10:37    来源: 绵阳日报


  □ 刘杰

  在闷热的三伏天里,一把红茵茵的苋菜,总能给我带来丝丝清凉与无限慰藉。在故乡夏秋两季的时令蔬菜里,苋菜实在是个不得不提的可爱存在。它的身影,让菜园的景致灵动起来,让恬淡的农家生活更添滋味。

  苋菜的可爱,首先在于出众的耐旱抗高温能力。儿时在老家,赤日炎炎似火烧的三伏天正午,菜园里的多数蔬菜都被晒得垂头耷脑、无精打采,唯有苋菜依旧挺拔。这些小家伙们用肥大的叶片相互支撑,撑起一把把茂密的小伞对抗热浪,仿佛在调皮地挑逗烈日:“嘿!看你还能有多热、多毒辣,我们不怕,哈哈哈……”

  苋菜的色彩着实惹人欢喜。肥嫩的叶片从中心开始便是大面积浓艳的红色,仅在周边点缀着些许绿色,这抹鲜艳让它在一众纯绿叶蔬菜中显得格外别致。茎叶中饱含的红色汁液被乡人亲切地称为“苋红”,常被提取用作长寿面、糕点等食品的纯天然健康染色剂。加之苋菜与“现财”谐音,“苋红”便又被赋予了健康长寿、迎财纳祥、美满幸福的文化寓意。

  除了颜色喜庆,苋菜的营养食疗价值,也让它成了乡人的“心头好”。乡人常说:“六月苋,赛鸡蛋;七月苋,金不换。”这是因为苋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叶酸、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矿物质,且极易吸收,是应对持续高温天气下人们大量出汗、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倦怠症状的首选食材。中医认为,苋菜味甘,性凉,归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凉血止血、补血养颜、通利二便、减肥等多种功效,实在是夏秋时节难得的养生蔬菜。

  用苋菜做成的美食,更是令人喜爱。焯过水的苋菜,不仅能去除过多草酸,更凸显出软糯鲜嫩的口感。用它做苋菜汤、苋菜包子、蒜末苋菜、苋菜蒸菜、苋菜粉条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莫过于母亲做的苋菜凉面。溽暑时节,母亲常从家门口的菜园里掐来几大把苋菜嫩叶,在开水锅里焯烫。焯后的苋菜呈墨绿色,焯过的水却一片深红。将苋菜捞出浸到土井水里降温,沥去多余水分,放在竹筛里备用。把白芝麻炒熟、稍凉后倒入擂臼,再放进一个青辣椒、几片藿香叶,加一勺食盐捣碎,盛到碗里,加入凉白开、香醋、几滴小磨油搅拌均匀,做成料汁。再打几个鸡蛋,煎成几张鸡蛋皮,切丝备用。随后在沸水锅里下入手擀面,滚上三滚,捞出放进盛有凉白开的饭盆里沥水。在碗中放上面条、苋菜、鸡蛋丝,浇上料汁搅匀,一碗正宗的苋菜凉面便成了。墨绿的苋菜、金黄的鸡蛋丝、白中透红的面条和谐搭配、相映成趣,赶紧夹起一大筷子品尝,只觉面筋道、菜鲜香、料汁辛香馥郁,颊齿间萦绕着回味悠长的清香。一碗下肚,暑热顿消,通体舒爽。

  苋菜有这么多好处,对环境的要求却极低。千百年来在故乡的原野上生生不息,掐了一茬,不过几天又长出一茬,而且掐得越勤,长得越旺。这是它对大地母亲最赤诚的回报、最可爱的奉献,也是它最动人的特质。这扎根厚土、蓬勃生长的苋菜,多像我那如荒草般蔓延的乡愁。想起回不去的时光,想起父母相继离世后日渐荒凉的故园,我总觉得自己与苋菜是相通的——不管离得多远,我的根始终扎在那片苋红涌动的热土上。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