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文旅“出圈”,岂能靠“想你的风”四处乱吹
发稿时间:2025-07-23 08:16   来源: 绵阳日报

  □ 新 声

  “想你的风吹到了××”“我在××很想你”“我在××等你”……想必,在许多旅游景点,你都曾见过类似甜腻的网红标语。

  这些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语,表面看,似乎只是创意的枯竭、文字的套改,实质却极可能是思维的惰性、发展的短视:放弃对文旅基因的深度发掘,回避对文旅资源的深耕细作,忽视对文旅品牌的精心打造。

  这股四处乱吹的“风”,吹散了地方文旅的灵魂,也暴露出部分地方在“流量焦虑”下急功近利的发展逻辑。此前,广东梅州文旅被指抄袭福建文旅视频的闹剧,更是将这种“抄作业”的乱象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试问:如果一个地方连对一条文旅标语都如此敷衍,就像网剧中对男女主角统统以“小帅、小美”命名一样轻率,又怎么寄望他们对文旅品牌精心打造?地方文旅的独特魅力与核心竞争力又从何谈起?

  文旅产业,是最讲究口碑和形象的产业。可以说,品牌是文旅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壮大文旅产业的重要标识。而文旅品牌真正的生命力,扎根于对文旅基因的深度发掘与活化再生,源自于文旅独特的核心价值和鲜明的区域特色。

  刚刚召开的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提出“全力塑造特色文旅品牌”,并从建设绵阳文旅地标入手,全力打造“李白故里”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两弹一星”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和“熊猫家园”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在这里,文旅地标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文旅基因发掘与活化的具象载体。李白在绵阳24年的生活轨迹与留下的不朽诗篇,“两弹一星”精神于绵阳发源的深沉烙印,以及占全国大熊猫野生种群22.4%的生态奇观,都是不可复制的“鲜明绵阳特色”。围绕“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三大IP,建设绵阳文旅新地标,正是将独特的文旅核心价值转化为文旅吸引力的正确打开方式。

  事实上,放眼全国,成功者无不遵循此道:山西万荣发掘黄河、汾河交汇的文明密码,活化古建文化于现代科技;敦煌发掘千年壁画的玄妙,活化于《乐动敦煌》的沉浸式指尖体验;景德镇发掘千年瓷都的工业记忆,活化于陶溪川的文创新生……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当各地竞相复制粘贴“想你”“等你”等网红标签、沉浸于文旅同质化迷局时,他们却以极大的耐心沉潜下来,专注聆听脚下这片土地的文旅心跳,建设真正承载自己历史与精神的文旅地标。

  也正是基于此,全会在对市域文旅品牌建设提出“协同推进”要求同时,并不强调“整齐划一”: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提炼文旅核心价值,深化名城建设,做强名人名片,建设知名景区,差异化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地方特色文旅子品牌。注意这里的关键词“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破局”点或许正在于突破“千景一面”的同质化桎梏,成就“各美其美”的发展新景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真正“出圈”,绝非一阵“风”就能吹出来;文旅品牌塑造,更非“抄作业”就能抄出来。唯有将文化从文旅发展的“背景板”推向“主角色”,让文旅品牌塑造从“复制粘贴”转向“深耕细作”,方能绘就“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那才是真正值得奔赴的“诗与远方”。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