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玉龙镇梓江村蔬菜基地大棚内,村民整理苗床
□ 盐亭融媒 记者 彭紫薇 文/图
近日,盐亭县玉龙镇梓江村蔬菜基地大棚内,村民们有序装填有机肥基质、平整苗床。一垄垄整齐的苗床上,嫩绿的菜苗在恒温恒湿环境中舒展身姿,一派生机盎然。
梓江村蔬菜种植基地技术员徐华介绍,基地凭借智能大棚精准调控环境,模拟蔬菜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育苗周期显著缩短。“100多亩莲花白和有机花菜9月定植移栽,11月中旬就可抢鲜上市,300亩莴笋等蔬菜也将于2026年春节前后进入市场。”徐华说。
以往蔬菜上市受季节限制,市场供应集中在特定时段,常出现“青黄不接”、价格下跌的情况。如今,借助大棚育苗技术,当地的蔬菜可提前约一个月上市,既填补了市场空档,又因错峰上市获得更高价格,显著提升了种植户收入。“我每年都来这里买蔬菜种苗,这儿的种苗品种丰富,购买方便。种苗好管理,成活率高,特别省心。”玉龙镇望江社区居民邱开琼道出了技术推广降低种植门槛、激发生产活力的实绩。
徐华补充说,大棚育苗在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蔬菜的绿色安全品质。此外,标准化集约化育苗确保秧苗优质,便于周边农户直接购买定植,降低种植门槛,激发生产积极性。
在智能大棚育“鲜”提升效益的同时,当地还在探索林下生“金”的可能。在柑橘种植户吴敬平300余亩的果园里,林下套种的西瓜正迎来丰收,翠绿藤蔓间圆润饱满的西瓜,映衬着瓜农采收的喜悦。
“今年林下西瓜100多亩,亩产约3000斤,每亩收入4000元左右。”吴敬平对收成十分满意,他说,西瓜收获后,这片土地将无缝衔接种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实现“一地生多金”。得益于科学管理及良好环境,全程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种植的林下西瓜品质上乘、绿色安全。
科技与智慧正为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在大棚育苗技术与林下立体种植模式的驱动下,大棚蔬菜提前上市赢得溢价空间,林下经济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又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